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为全国考古界的新亮点,该墓在考古发掘中创下江西文博史的“四个新纪录”。该墓出土各类文物两万多件,被国家文物局及专家评价为: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内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建设世界科学考古圣殿的意义、条件和价值。


(1)据研究,图一中陵园的建筑是模仿秦都城的建筑布局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对秦兵马俑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和需要防止出现的问题
2016-1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甲骨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281937年间,历史语言研究所共在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各类文物。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西安研究室、洛阳工作站和安阳工作站,负责殷墟、丰镐、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工作。1965年,我国第一个碳14实验室建立。同年,我国和朝鲜学者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开展了合作发掘。

——摘编自王巍《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回眸》


(1)根据材料一,说明商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孔子与儒学
(1)请将下列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与其著名语录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孔子          A.明天理,灭人欲
孟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荀子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董仲舒          D.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朱熹          E.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2015年11月,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的主椁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孔子屏风”,上面写有《论语》,记录了孔子的生平,并绘有孔子形象。经过专家辨认,在孔子生平描述中关于孔子的身高是“七尺九”,汉代一尺合今23.1厘米,专家据此推算,孔子身高当为1.82米。而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约合今2.2米(和姚明个子差不多),其他史书的记载也大多雷同。


问题:你认为根据上述考古文物和史书记载,能否确认孔子身高?请说明理由。

        海昏侯汉墓出土的“孔子屏风”                                   海昏侯汉墓出土的竹简

(3)汉代盛行厚葬,视死若生。西汉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的墓葬中除了“孔子屏风”(这是迄今为止所有载体上发现的最早孔子像)外,还出土了五千多枚写有儒家经典的竹简


你认为这应该与什么有关(请以史实具体说明)?

(4)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赵东一最近在其出版的《东亚文明论》一书中提出汉字属于东亚文明的共同财产,并强调东亚的几个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赵东一在书中对东亚文明的儒、道、佛进行了说明。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孔子是哪国人?”他解释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

——摘自2010年7月13日《环球时报》第3版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如何成为东亚人的?

2019-08-2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史料研习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前86年,刘贺继承父位,立为昌邑王。前74年,汉昭帝驾崩后,刘贺曾当过27天的皇帝,被废后回昌邑国故地。前63年,汉宣帝降封刘贺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二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1)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依据材料一、二对此进行阐释,完成下表。

考古发现历史信息
政治大量奢华的随葬品说明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
经济10余吨五铢钱
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高超的技术水平
文化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艺术的发展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受到尊崇
贵族生活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

材料三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开创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到印度的航运。

—摘编自《简明中国经济史》与金开诚《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三,归纳两宋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2018-09-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博斯年(1896-195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3岁开蒙,11岁读毕十三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受胡适影响,和极参加新文化运动,认为“觉得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固然是荒谬极了;但极端的崇外,却未尝不可”。20年代学成归国后,倾全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出“不分东方与西方真理只有一个”的文化观。“建设科学的东方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受欧洲兰克实证主义史学和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观点,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对殷墟进行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对明清大内档案进行抢救、整理与编目;撰写《东北史纲》,创办《独立评论》,积极为抗战服务,有“学林霸才”的美誉。

——摘编自焦润明《博斯年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斯年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

2018-03-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曾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及生平介绍文字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并说明《史记》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并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可能偏好什么思想?这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2021-11-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人类社会变化的路径复杂多样。

材料一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思想理论方面加以说明。

材料二 文物:漆盒

秦“蕃禺”漆盒盖(如图),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禺”二字烙印。“蕃禺”即番禺(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郡的郡治所在,这是“蕃禺”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2)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①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记录了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分别指出材料三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变革的哪些史实。

材料四   某班同学开展了“颐和园史迹寻踪”的历史考察活动,围绕其耕织图景区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研讨。

南宋楼璹绘制了反映当时南方农桑生产全过程的《耕织图》,元、明、清皆以此为范本。



图1 雍正《耕织图》——耕             图2 乾隆《棉花图》瓷册——纺线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

乾隆《棉花图》共16幅,每图附有文字说明,系统介绍了从棉花种植到制成棉布的过程。乾隆特为每幅图题诗一首,后以木版、石刻、烧制瓷书等方式颁行天下。


(4)图1中的农具是产生于隋唐时期的_____,图2则可追溯到元朝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耕织图》历史价值的认识。

材料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六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5)材料五、六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
2021-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涉及了一些机床生产工具,其中,加工玉器的琢玉车最具代表性。从配图来看,它是一种磨床,其工作原理是靠足踏板带动皮条连着的圆盘运动。……考古文物上的车削痕迹间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着比琢玉车更为复杂的机床,但很难想象诸如《天工开物》之类集大成的文献不予收录。同时,明清之际官营作坊对技术的垄断使得一些复杂工艺难以流传。

——摘编自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材料二代表欧洲17世纪机床工艺水平的心轴车床由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短螺杆控制,这些螺杆能在工件上来回移动几英寸,而固定刀具支架可以配合引导螺杆精准地旋切小工件。……16—17世纪的欧洲,各种有关机械设计草图都能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甚至记录了古希腊机械制造的细节。……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机床技师之间曾经广泛存在着雇员——雇主关系,其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传授行业秘密,经验因之不断积累,创造性思想亦由此得到激发。例如,英国机床行业的发明家群体俨形成了一个行业师徒性质的“布拉默世系”。

——摘编自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部分学者认为,“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导致彼此‘分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桑,《说文》“桑,蚕所食叶,在甲骨文中可释为桑的字如“,从甲骨文中桑字诸形反映出,殷人对桑树的树开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丝,《说文》:“丝,蚕所吐也,从二凡丝之属皆以丝。”…甲骨文中反映出殷人已懂得练丝。甲骨文中有字,象原始织机之形。经过对殷代丝绸实物的研究,殷代确已开始使用简单的提花装置的织机…从甲骨文我们还可以看出,商代可能也有管理丝织业的官吏。

——罗存康《试论商代的蚕丝业》

材料二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类。因为它是人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它让我们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作为象形文字,甲骨文自诞生起就是美的载体,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形成了举世无双、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

发现120年来,甲骨学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学科,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成为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

——《闪耀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代蚕丝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述纺织业在商代经济生产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2020-03-31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后人应不断挖掘、批判继承、弘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博学的商族后裔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周”。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对《史记》《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

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成了定称。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文合集》。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千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千余个。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发现、研究甲骨文的意义。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侯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原因与不足。

材料三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刘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候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


(3)“三孔”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材料,说明其历史研究的价值。

材料四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于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自《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创作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5)综合以上探究,简要说明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2019-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