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时代人们崇尚的另一种理性,并不绝对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人的心灵感受、道德价值和人格完整,同时还不排斥宗教信仰。启蒙运动所依据的理性实际上有两种,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伏尔泰们所尊奉的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卢梭们所钟爱的人文或人本理性。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材料三   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

——摘编自【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2022-05-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使人有点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
2022-05-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魄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诙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观点。
(3)以上材料分别反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4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2021-04-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更之长技三:--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1)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点。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两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
(3)材料一、二的局限性在哪里?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2021-04-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可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了.材料四   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请说明①和②分别是谁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请概括董伸舒的思想主张。
(3)董仲舒的思想吸收了哪些学派的思想?
(4)程朱理学吸收了哪些思想?
(5)根据材料四,请说出“他”是谁?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

(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

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