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年1540-1620年
英国1660-1730年1660-1750年
法国1770-1830年1760—1840年
德国1810-1920年1840—1910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摘编自潘教峰《五要素影响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

从1895年到1949年,国家陷入社会动荡与民族生存危机,国家的大量财政收入用于各种战争。从光绪新政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国家决定全面接受西方技术与科学,促进工业化建设。然而,各种举措都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与日本侵华战争而难以彻底落实。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各自的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20-10-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洋务运动大事年表

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1865年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1872—1881年120名学童分四批留洋
1872年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
1888年清政府成立北洋水师
1890年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868年《金刚经》(部分) 图二:11世纪的活字印刷品

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中华印刷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印刷技术有何发展?结合材料和知识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   自唐代至清末,印刷术对传承典籍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刷术还传播到朝鲜、越南、琉球、日本以及中亚和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

——摘编自钱存利、郑如斯《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明代以来,随着印刷、造纸、制墨等技术的改进,民间书坊异军突出。……民间书坊围绕社会需求刻书,因而书坊的刻书范围很广,大致可分成“科举应试 之书”“、日常参考书”(类似百科全书)以及“通俗文学作品”三大类。

——摘编自杨军《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底蕴》

材料三   商务印书馆近代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97年夏瑞芳、高凤池等人于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1904年《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并被全国各地的学堂采用
1905年发行严复编译《天演论》,后再版20余次
1913年首次使用自动铸字机,开始经营原版西书
1915年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聘美籍技师指导;出版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发行《科学》杂志
1937年设总管理处于长沙,编印《战时常识丛书》《抗战丛刊》等
19世纪20—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中国古代和近代印刷事业的共同影响,指出近代印刷业的新发展。

材料四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刷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3)据材料四,概括18世纪法国“印艺社”的特点,分析它在思想上的影响。
2020-05-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根据上下文,将大事年表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2)找出上述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并简述理由。
(3)该大事年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什么特点?
2020-05-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材料二天津大事年表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1906年天津电车电灯公司举行环城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1906年4月,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举行成立典礼。

1907年2月,《醒俗画报》创刊。宗旨是“唤醒国民,矫正陋俗”。

(2)依据材料归纳天津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2018-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上海历史钩沉
(1)将下列有关上海历史的大事年表填写完整。
时间大事
1291年        A        
1843年        B        
1854年租界单方面成立:        C        (机构)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        D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租界)创办:        E        (刊物)
        F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租界)召开

(2)与上海租界设立相关的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哪些?

(3)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卢汉超教授(上海史研究学者)指出:“大家都到租界里来,因为租界有自由,而且有法律的保护。但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中国整个民族就是在非常尴尬的情况下挣扎,而且延续了差不多一百年。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是造成了一个比中国其他绝大部分地方都更先进的一个城市。”

——摘自纪录片《外滩》第三集《城市之光》


问题:卢教授在这段陈述中想要强调的主旨是什么?根据大事年表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租界?

2019-08-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018-09-30更新 | 76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1)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材料二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思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材料三“历史有什么用呢?”面对孩子的疑问,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撰写了一部史学专著来回答这一问题。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谈谈历史对你有什么用。

要求:从“能力或方法”“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材料二   天津大事年表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1906年天津电车电灯 公司举行环城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1906年4月,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举行成立典礼。
1907年2月,《醒俗画报》创刊。宗旨是“唤醒国民,矫正陋俗”。
(2)依据材料归纳天津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易服改革的影响?
2018-03-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3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
公元前500年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
1500年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经典力学形成
1700年《红楼梦》、京剧形成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1800年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魏源出版《海国图志》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社会主义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50年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1900年“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

问题:

(1)此大事年表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

(2)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综合大事年表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事年表对历史学习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