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简介
顾恺之(348~409年)的《女史箴图》(局部)
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常在虎圈观兽搏斗,妃嫔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跑出了虎圈,冯媛挡熊救驾,汉元常感激惊叹,对冯媛倍加敬重。
张萱于713~741年任宫廷画职,绘制《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天宝年间,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出游踏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历,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女子,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的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适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2)材料二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并说明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
2020-11-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和方法论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2020-11-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材料二   中国自汉武帝开始启用年号,并以年号纪年,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如汉武帝改过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10569月,宋仁宗废止了使用两年的年号“至和”,启用第九个年号“嘉祐”,直至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

——据《中国历代帝王世系与年号总表》

材料三   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据《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八


(1)从材料一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综合上述材料,评析《水浒传》的史料价值。
5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拟定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新教育宗旨。所谓“健全人格”,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恢复民国初年教育宗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敦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擘)、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与孔子讲学相比有何异同?并分析这一时期实行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
2020-11-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仁”的内涵,并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在思想上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黄宗羲基本政治观点及其意义。
2020-1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限制君权的思想因先秦儒家的发挥,特别是经过后人的改造和发展,虽演变很多而仍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及其“灾异谴告”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直到今天看来仍闪耀着进步光芒的思想越到后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1996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儒家限制君权的思想。
(2)简要评价上述思想。
2020-11-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品作者内容简介
《歌集》彼特拉克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波吉奥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和美德与尊严》曼内帝“上帝地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

材料三   康德认为只要给民众以自由,启蒙便水到渠成。启蒙要求人们有勇气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这便要求个人不再盲从于权威,要求个人敢于以学者的身份对一切听众或读者说话。在启蒙思想家看来,西方传统社会过分束缚了人的自由。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受缚于锁链。”

——摘编自卢风著《启蒙之后》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自由思想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020-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以《春秋》经的权威,高度肯定了“大一统”,这符合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孔子的“吾从周”仍是肯定了周朝的封建制,而董仲舒的“大一统”则已是对“汉承秦制”的郡县制的肯定。

——摘编自李存山《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

材料二   朱展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2020-11-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六在狱中曾感叹到:“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雨果在《悲惨世界》借用流浪儿童嘲弄的歌词唱到“这是伏尔泰的罪过!这是卢梭的罪过!"。

材料二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的墓志铭,出自其《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书中康德指出一个有理性者的道德行为必须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必须是从义务出发,有善良动机,而不从行为后果考虑。面对现实中善行并不一定能得到善报,而恶行往往能得到好结果的问题,康德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在来世才能兑现,掌管这种责罚的就是神,所以人们也能认识到神是必然存在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在启蒙运动中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启蒙运动所推崇的“理性”在现实中遇到困惑时,康德做了怎样的调整?
2020-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