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一度曾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民族运动如足球,拳击等,也自下而上地渗透到上流社会并逐渐成为全民共同的体育休闲方式。1863年12家俱乐部在伦敦成立了英国足球协会,制定了统一的规则来规范足球运动。1888年足球联盟成立,确立了职业足球比赛的合法地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英格兰从1893年的560人上升到1914年的7000人,到了19世纪末,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建设了各种体育场馆,仅伦敦就建有6个体育馆、61个足球场和297个网球场。

——摘编自任慧明《英国现代体育的起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体育事业摆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全国体育事业发展。1959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掀起了全国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近亿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1960年我国登山健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奇迹……1984年,我国首次组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运动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办。1992年,足球领域率先开始职业化探索。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摘编自苟仲文《新中国体育7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现代体育的特征,并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现代体育的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建国以来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0-02-12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期第五次质检(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的出现,原始的医药卫生活动开始了萌芽。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进步及社会分工的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早期医药卫生实践和医药知识的积累。商代设有管理疾病的小臣,周朝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管理组织,设置医药官职,规定了他们的职责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道”、“气”学说被中医学所吸收,成为建构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医学成就,使中医家认识到系统理论总结的重要性。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医学广泛交流,还出现了关于中医在战争中的运用的记载。唐宋时期中医学发展到全盛,政府创办中医教育机构,加快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逐渐向海外传播。从古至今,内科、儿科、骨科、五官科、针灸科、养生等中医学门类不断完善,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摘编自李成文主编《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中医在美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是伴随着华裔劳工输入不断完成的,19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报道了自己用针灸疗法消除疼痛的治疗经过,中医在美国受到广泛关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针刺麻醉过程在美国电视台公开播放,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据统计,在美国亚裔人群中,中国人是第二大族群,美国通过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中医博士后等项目促进中医在美国的发展。据2008年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美各种中药店和含中药的保健品店有12000多家,年销售额达2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的诊疗。

——摘编自陈林兴、江南等《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现状及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中医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医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医在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医在海外推广的意义。
2020-02-1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新时代的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予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科学活动。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编纂《勾股义》《测量异同》等书。他毕生从事农业实验和农业资料的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著作在他死后由陈子龙编为《农政全书》刊行。晚年负责崇祯历局,修订历法,有关著作集为《崇祯历书》。历局在中国第一次使用了人类历史上新发明的望远镜。通过这次修历机会,他曾设想依靠数学建立一套科学理论体系。这表明徐光启在思想方法上正在酝酿着近代科学的倾向。

——摘编自何兆武《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认为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实验科学,而实验科学的出发点是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对自然界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伽利略深信,自然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不懂得数学的语言,就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模式,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爱因斯坦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认识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摘编自黄华新《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光启主要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徐光启、伽利略关于科学的共同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0-01-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1948年1949年1950年1957年
苏联影片中国观众130多万人次700多万人次6200余万人次15亿多人次

当时苏联影片进入我国大致有五条渠道:一是以货易货贸易的余额补偿,二是苏方主动赠送放映,三是苏方影片制作人员免费赠送的拷贝,四是应中方要求苏方提供拷贝,五是双方进行影片交换。而且,苏方向中方提供的教学片、参考片、观摩片全部是无偿供应的;总量达到468部之多。在建国之后的上世纪50年代末,根据中央对文化行业的发展指示,地方每个省都有一家电影制片厂。到1957年,我国电影制作已经由每年10余部提升到40余部。

——摘编自陈播《中国电影编年纪事》

材料二   1947年,美国国会的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指控一些共产主义者已经混入了电影行业,电影业便成为委员会调查的目标之一。“非美活动委员会”于1949年10月20日开始审讯,结果“好莱坞十君子”被判入狱。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对此做了大量报道。这场风波使好莱坞元气大伤,并持续了10多年。40年代末,独立放映商们依据《反托拉斯法》,开始向政府抗议大制片厂们利用产销映一条龙的优势、排挤独立厂商的垄断行为。1948年,最高法院宣布大制片厂对电影业的垄断为非法,要求放映业必须和发行业、制片业分离。这次被称作“派拉蒙判决”的案例标志经典好莱坞时代的结束,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走向了终结。到1957年,影院每周接待观众的数量已经锐减到不足4700万。电视的普及在给电影产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电影产业带来了机遇,制片厂开始作为内容提供商与电视网络展开合作,广播电视成为了电影产业获得利润的又一平台。

——摘编自陈焱《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81957年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相比,美国19471957年美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要异同。
2020-01-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6 .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大体一致,都是各自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东西方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种本来极有价值的共性由于社会体制的截然不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

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

将我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

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

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

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在爱神面前我毫无防范,

从眼睛到心灵全都门扉大开,

双眼变成热泪流淌的通道和源泉。                    

      ——(意)彼特拉克《歌集》

材料二    如果一个人把王阳明的学说看成一种单纯的方法,施用于孔孟教条之前,就很可能发生耿定向所说的“未信先横”,以为自己的灵感可以为真理的主宰。其后果,则可以由于个人的个性和背景而趋向于泛神主义、浪漫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这也就是王学的危险之所在。它存在着鼓励各人以自己的良心指导行动、而不顾习惯的道德标准这一趋向。1587年,李贽就走到了这条道路的交叉点。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芝佛院(李贽居住、讲习的僧院)内供有孔子像,他途经山东,也到曲阜拜谒孔庙。在李贽看来,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无”彼此相通,他攻击虚伪的道德,但同样不是背弃道德。……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四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的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犇《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贡献。指出其与彼特拉克在思想主张上有什么相通之处,并列举我国当时体现这种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的个性”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与李贽相比,“欧洲式人物”在思想方面的突破性表现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对当时的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0-0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二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陈独秀又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福泽谕吉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遵循了这一主张吗?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