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任何一种文化都由曲线前进,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只看历史上各时期之治乱兴衰,便可见其文化进退升沉之大概。春秋时代,文化种子埋藏在贵族阶层。孔墨新生机,从下层崛起。此时期为中国文化最有生命力之表现时期。东汉末,文化种子埋藏在大门第,而不免为老庄清谈所腐蚀。唐末五代,文化种子或则逃避至十国、如蜀、如唐、如闽、如吴越,多数都埋藏在山林寺庙与书院中。直到宋兴六七十年后,始有起色。元末埋藏在社会下层,当时南方经济好,书籍流传易,故文化种子得到处留存。清朝入主,文化种子埋藏在社会各阶层者,亦深亦厚。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看法,并加以阐释。(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武梁祠画像石

画像简介

图1 夏桀人辇图

图中夏桀侧身向右,肩扛带长弯钩的战戟,骑于两女子身体之上,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他的昏庸与残暴。“夏桀图”被配置在西壁的最左端,也是帝王像的最后一幅,而且在武梁祠的帝王图像除了夏桀是暴君,其他都是圣贤之君。

图2 梁高行图

此图取材于《列女传》,描绘的是梁高行割鼻拒聘的故事:春秋时期,高行丧偶,寡居在家,梁王爱慕其出众的容貌,于是派侍从捧黄金前去求婚,但高行誓死不从。为保全贞节,不惜用割鼻自残的方式拒绝梁王。

图3 曾母投杼图

图中描绘了孔子弟子曾参恭顺地跪坐在母亲身后,双手呈作揖状举至胸口,母亲坐在织布机前,转过身,手中之梭掉落的情景。图上下皆刻有“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

图4 蔺相如完璧归赵图

图中蔺相如举起玉壁站在右边,秦王在左边紧张的看着蔺相如,伸臂扬手阻止;身后的大臣也显露出惊慌的神情。画像中蔺相如不畏强暴,大义凛然之气跃然石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汉代武梁祠画像石的思想内涵”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份

人物

言论

1839

林则徐

我中原数万里版图,百产丰盈,并不借资外夷……(封关绝市)各国生计从此休矣

1843

魏源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1878

李璠(湖广道御史)

泰西各国,谓商务之盛衰关乎国运,故君民同心,利之所在,全力赴之始而海滨……彼之侵人国也,既辟土而又生财,故大学士曾国藩谓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诚为确论

1898

康有为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乃理之相寻,视其所导而已。……夫今已入工业之世界矣,已为日新尚智之宇宙矣,而吾国尚以其农国守旧愚民之治与之竞,不亦颠乎?

1903

陈天华

革命之目的,排内也,非排外也。……今日内地之暴动,往往不免排外的性质……今日急务,在就自然的暴动,而加以改良使之进化……为秩序之革命

——摘编自何振东《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提取两个人物的言论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成就主要表现
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出现了施莱登、施旺、爱因斯坦、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
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契机赶超欧洲,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派遣大批留学生前往德国学习并引进德国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本土教育改革;二战期间,引进大批欧洲流亡科学家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
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快速崛起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美国引发信息技术革命,日本奋力追赶,确立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提出“5030个诺奖计划。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科技强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7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一生对美国的认识经历了多次比较大的转变,以下为其中几次转变发生的时期和转变的主要内容。

时期主要转变内容
毛泽东青年时期从被以“美国精神”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所吸引到巴黎和会后逐步认清了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本质”。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坚决反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外国帝国主义”到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把美国看作是可以争取的“民主国家”和中国的“友邦”。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呼吁中美两国“联合对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再到主张在抗日、民主、团结的旗帜下“放手与美军合作”,制止国民党反共高潮。
解放战争时期从认为美国是中国抗战的“友邦”到认为美国是中国革命的“死敌”,提出“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世纪70年代从主张“反帝反修”双拳出击到提出我们“不能两面作战”,利用美苏矛盾“远交近攻”。

——摘编自唐洲雁《毛泽东对美国认识的理论及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毛泽东对美国认识的转变”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武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经典政论命题,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无不予以关注,但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19世纪末,梁启超在其任总教习的时务学堂提出“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与诸生“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其学生周镇藩有如下发言

盖伐人之国,必其君有桀纣之暴,时君如汤武之贤,而后可吊民伐罪,为苍生请命……英人得花旗,不为设法以治之,为奴仆其人民,攘夺其生计。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血战数年,卒平大乱而挫强敌,变美州之草昧为极乐世界……如华盛顿者,固亦千古人杰哉。

——据顾少华《“华盛顿形象”与清末革命话语的建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周镇藩的发言。
2023-03-08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存在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习惯和擅长于形象(直观)思维、整体(系统)思维、道德(伦理)思维、直觉(悟性)思维、类比(比喻)思维、中庸(折中)思维、实用(现实)思维、辩证(矛盾)思维等。这些传统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和科学思想发展。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下,对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喜欢从总体上把握,不善于先用分析方法将整体分为部分,再对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认识整体的目的。中医理论及其医治方法在这方面就比较典型。

——摘编自钱兆华《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及其文化基因初探》等


任选材料中的一种传统思维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或科学思想的影响。(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传统思维方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3-02-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处物竞剧烈之世,必宜于存者而后终存。考五洲之历史,凡国种之灭绝,抑为他种所羁縻者,不出三事:必其种之寡弱,而不能强立者也;必其种之暗昧,不明物理者也;终之必其种之恶劣,而四维不张者也。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顾主教育者,则必审所当之时势而为之重轻。是故居今而言,不佞以为智育重于体育,而德育尤重于智育。诸公乍此语,恐且以吾言为迂,不佞请细为分晰,诸公将自见其理之无以易也。

——严复《教育与国家之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2-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主要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下表节选了部分章回情节。

章回情节备注
第18回(杭州)文瀚楼店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书中记载了一种职业叫“时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选家”。书坊为编选时文集,会聘请熟悉科举考试规则,却屡试不第的文人住在书坊楼上,供应食宿,并付给酬劳。
第30回“安庆季苇萧、天长杜慎卿,择于五月初三日,莫愁湖湖亭大会。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期齐集湖亭,各演杂剧。每位代轿马五星,荷包、诗扇、汗巾三件。”书中描写过多次在南京、杭州和湖州等地的文人聚会,这是南京莫愁湖会之前杜慎卿发出的知单,通知全省戏班愿意参与的旦角赴会。
第48回他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他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徽州一个叫王玉辉的老秀才,其女婿去世后女儿要守节自杀。他与女儿的对话和女儿自杀后的表现。
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章回情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章回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3-02-14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