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荀子则主张“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据此可知荀子提倡的“义”更加
A.重视思想道德规范B.追求人心内外和谐
C.强调外在制度约束D.注重社会道义责任
2021-10-26更新 | 46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1-10-26更新 | 86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初七十年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学与阴阳、墨、名、法同属被统治观念。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鉴于汉初经济残破的现实B.借鉴宋代崇儒亡国的教训
C.顺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D.抨击武帝尊儒的文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2021-10-18更新 | 474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021-10-11更新 | 2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7 .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助神学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2021-09-03更新 | 53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学家钱穆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治一乱云云,那只是中国人老话。如今世界进步了,像现代西方英、法等国,他们的治了不再乱,合了不再分的了,哪里像《三国演义》上所说。”该材料表明钱穆先生
A.认为各国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应有区别B.接受新史学的观念,认可西方现代文明
C.接受历史进化学说,反对中国传统史观D.批评《三国演义》,反对对历史的戏说
9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2021-08-14更新 | 369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2021-08-10更新 | 21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右玉县一中高一5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