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1 . 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理学思想开始兴起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1-01-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除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外,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D.中国急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当时中国人对应当如何自救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祖宗之法不可变D.“速立宪法、改良政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给封建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救的思想统治地位,使得民众的思想观念得到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痛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专制制度”,是“漆黑一团”。他们更加猛烈抨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此,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国人文化自信力被削弱,核心价值观念缺失,导致了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失根。

——摘编自董银平《从中国当今社会问题丛生重看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李大钊、陈独秀等把进步刊物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新创办了《湘江评论》《少年中国说》等。五四运动后的半年里,各地新出版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报刊达二百多种。李大钊、陈独秀把建立学会、社团作为联系进步青年的纽带。据统计,在北京注册的社团就有二百八十多个,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不久,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思想主流。

——摘编自陈澜《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传播至特征与近代中国》

材料三   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井冈山,标志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闯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标志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

——摘编自李君如《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世界眼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测据"理论包含的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思想变化的趋势。
2020-12-3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其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优越的条件"主要是指
A.民主和科学思想蔚然成风B.开放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C.各阶层民众认同新理论D.儒家主流思想地位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张怀璀在《书断》中说:“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北宋陈杩在《负暄野录》中说:“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这两则记载证实了
A.汉初书写材料是竹木简B.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
C.造纸术最早由东汉发明D.造纸术发明有政府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人物.他们在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
A.维新派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维新派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C.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D.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洲志》《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阅读上表,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说明自己提炼的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下列选项属于这位思想家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10 . 先秦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断,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B.汉代借助伦理秩序巩固统治
C.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D.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