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察举制选拔重用儒生,同时还
A.兴办学校,讲授儒学B.颁布“推恩令”
C.废除嫡长子继承制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儒道互补”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下列主张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A.“复礼”与“归仁”B.“无为”与“自然”
C.“兼爱”与“尚贤”D.“变法”与“专制”
2022-0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这里的“中西结合”表现为
A.倡导民权为资产阶级所独有B.用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共和
C.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用政治革命完成民主共和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主张提升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人类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强烈反对教皇和教会的反动统治D.重视利用民众世俗力量反对神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
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D.说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21-12-11更新 | 19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6 . 下表是《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统计表。这反映了
时间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518o703978
A.五四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B.马克思主义日益传播
C.国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失望D.民主制度建设被阻碍
7 .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思想
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道家学说D.儒家学说
2021-11-12更新 | 246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2021-11-09更新 | 1465次组卷 | 25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021-11-02更新 | 508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类别内容举例
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武丁之时
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某次征战
占辞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得到应验
A.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B.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C.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D.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