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于是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倡导和主持下,洋务运动因此兴起。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摘编自《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以西方的物质文明来匡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转中国的积贫积弱之势。戊戌时期,谭嗣同、严复抨击了君主专制,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2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始终伴随着古今、中西之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不再仅仅是某种科学知识,也不仅仅是某种科学方法论,而是一种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陈独秀在《青年》发刊词中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也不仅仅是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一种理想模式。人们应当用这种最高的伦理精神代替原有文化体系中的纲常精神,也即以所谓的新道德代替原来的旧道德,以此摆脱“蒙昧时代。”

——段培君《五四新文化的历史建构》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整体性理性批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新文化运动之前,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对于“民主”或“科学”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核心诉求。据材料一,分析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认识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有观点认为它“全盘性反传统”,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谈谈论证新文化运动是否“全盘性反传统”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3)“古今、中西之争”严重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解决“古今、中西之争”方面的基本经验。
2020-08-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天主教会确立了其在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权威地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地区都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世俗化。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受到广泛支持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用上述现象来阐释生物进化论的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起源》诞生的思想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倡导的治学目的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学术实践在当时的意义。
(4)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2020-03-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中国家训文化走向成熟。清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编写的《治家格言》是古代中国家训名篇,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材料二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然而这些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上打架斗殴、酗酒赌博、骄奢淫逸之风盛行……朱柏庐训诫子女,希望他们能够修身自律,克制自己的欲望。明朝中叶以后,政治腐败,宦官、奸臣当道,以东厂、西厂为首的宦官佞臣,扰乱朝纲。明清的一些士绅在他们所写的家训中尤其重视对子女形成高风亮节品格的教导和感化。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这一问题,也为民间家训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张静倩《<治家格言>中家庭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分析其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朱柏庐《治家格言》创作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家训的认识。
2020-03-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哪些核心主张积累而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简述欧洲启蒙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   


——摘编自《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完成下列要求: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得出的感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隋唐宋元是中华文化高度繁荣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我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圈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具体表现、原因,并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020-03-0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哲学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材料二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是如何利用中国形象批判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哪些中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主张积累而来?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