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0 道试题
1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英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2021-08-05更新 | 1161次组卷 | 6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这一思想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
C.凸显“家国一体”观念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021-06-01更新 | 441次组卷 | 120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英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21年孙中山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B.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2021-04-19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英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孔子主张执政者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下列言论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
①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③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战争的参与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认为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应该是自己自觉的责任,于是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这说明,苏联电影(     
A.体现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B.秉承了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
C.以苏联卫国战争为主要题材D.开始从颂扬战争到反思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