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在中国唯物史观传播史上,其传播主体,既有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国民党理论家,也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还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
A.三民主义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B.救亡图存是中国主要历史任务
C.中国思想理论界处于混乱状态D.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共识
2020-06-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1670年以后,被称为“一便士大学”的咖啡馆在英国大批出现,成为都市公共舆论自我表达的主要渠道。启蒙思想家们将在咖啡馆为首的公共领域中讨论所形成的公共意见传达给国家权力机关,对权力机关的公共事务决策产生了影响。这说明当时英国
A.技术革新推动经营方式创新B.国民教育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政治决策D.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2020-06-04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4年梁启超发表的《子愚子学说》中,认为墨子的经济学说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墨子“兼爱”思想与西方社会主义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墨子政治主张与西方国家学说均有相通之处。梁启超旨在
A.论证西学中源学说B.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
C.推动国人思想启蒙D.倡导革命理论以救亡图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面对传染病流行朝廷会减免税粮赋役、发帑赈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救灾防灾成为社会共识B.疫情有助于消解阶级对立
C.儒家思想影响国民行为D.明清的防疫体系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德国音乐家卡茨把音乐审美划分为"自律论”和“他律论”,其中“他律论”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来自于音乐之外,音乐总是包含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人类情感的东西,比如富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充满幻想。属于这一流派的音乐作品是
A.雨果《悲惨世界》B.德彪西《月光》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D.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敦煌文献存有近两千首唐人诗歌写本,经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整理的诗歌写本有63种。敦煌写本有同源抄本和非同源抄本,各写本辗转抄写,其中出现刘希夷《洛阳篇》、刘长卿《酒赋》等唐人宴饮文化的七言体多个卷本。这反映了
A.唐朝时雕版印刷技术尚不成熟B.诗歌是敦煌地区主要文学体裁
C.儒家思想成为敦煌人主流思想D.中原文化深入到敦煌民间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甲骨文的美术性格使书写者和读者都能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新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境界,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正好弥补了中国地大、方言甚多这种语音上的缺陷。”该观点意在说明甲骨文
A.有利于统一文化的形成B.加速了周边民族的汉化
C.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D.消除了区域交流的障碍
2020-06-03更新 | 50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万历47年,王夫之生于衡州府,父王朝聘饱学鸿儒,毕生研究《春秋》,晚年授夫之。崇祯11年,夫之到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学统中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湖湘家学、朱张之道,夫之成为湖湘文化集大成者。顺治3年,举兵抗清失败后,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其经世致用哲学观,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一大转折点。他一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船山学说得到大湖之南士人高度尊崇,成为显学和湖湘文化重要底色,对近代湖南产生了深刻影响。1985年,美国评出世界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德谟克利特、王夫之、费尔巴哈、马克思,其学术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摘编自《纪念王船山——船山学说是重要的湖湘文化底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夫之的船山学说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船山学说形成的原因。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本脉络考查,指出船山学说的实质。
9 . 学者朱维之、赵澧在《外国文学史》中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们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堂吉诃德》C.《人间喜剧》D.《苹果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据此可知,这一理论
A.坚决反对研习儒学经典B.主张格物致知寻求天理
C.隐含着平等自由的倾向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响
2020-05-23更新 | 53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