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隆平(19302021年),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袁隆平却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于是,他通过一点一点地观察、寻找、研究,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杂交稻亩产量。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80年代以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造福全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的梦想,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袁隆平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之崛起与创造,也是全世界、全人类之福。

——摘编自吴双江《袁隆平:初心依旧,梦想不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隆平研究推广杂交水稻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9-02更新 | 40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7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教育与文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21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参研参试人员时的讲话。习近平强调,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当前我国推行与之相关的国家战略是
A.“双百”方针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D.脱贫攻坚
3 .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事业,并准备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个人的一切牺牲,这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1943年秋,马克思与燕妮来到巴黎。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2021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特别致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多亚学派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被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相应著作。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找到的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3)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人类就面临许多领域的挑战。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经济领域面临的一场灾难,并指出中国政府为此应对的措施及作用。
2021-08-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2021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如图所示成就,表明我国
A.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B.战略高技术取得新跨越
C.高端产业已取得新突破D.民生科技取得显著成效
2021-07-13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述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6 .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统一,罢百家书。"从而为儒学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编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由于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000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引自周尚兵、王洪军《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佛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摘引自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黄老思想"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的原因,简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与域外广泛联系"的举措。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佛儒会通"的典型事例,用唐太宗时期的史实简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表现。②"北曲南唱"、兼收并蓄是昆曲形成的重要途径,以明代中期艺术家对北曲的改造为例论证此观点。指出昆曲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一类别?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9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人“共和国勋章”。其中一位就是30年末回家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一黄旭华。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当时34岁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重要成员,科研人员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197012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国成为继关、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1988年初,64岁的黄旭华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航试验,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最终,“404”艇抵达水下极限深度,成功完成预定的深潜试验。2003年,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旭华在2013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原因。
8 . 1915年,梁启超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写下《痛定罪言》一文,文章题目表明不仅是痛定思痛,而且是在自我反省。他认为欲雪国耻,关键在“我辈之自新”:“斯乃真顾亭林(顾炎武)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兴亡   匹夫之责

人物简介
王进喜
(1923——1970)
中共党员,工人,劳动模范。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率领1205支钻井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最高纪录,被誉为“铁人”。
袁隆平无党派人士,科学家。1961年,袁隆平经研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当时正值全国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荒。1965年,他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此后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即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成功研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钟南山中共党员,呼吸病学专家,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根据材料提供的三个人物,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同志参观香山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论著,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材料中所说的“著名论著”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建国以来15次阅兵首长指示(局部)简表

时间阅兵首长长所做指示内容要点
1949年朱德庆祝军事胜利、指示战斗任务、提出命令(军事解放与镇压反革命)
1953年朱德庆祝朝鲜战争胜利、致谢中苏友谊、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4年彭德怀庆祝与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果、宣告国家武装写入宪法、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51956年彭德怀回顾与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
1959年林彪回顾与总结十年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着重政治学习、加强国防军事建设、支援人民参与大跃进)
1984年邓小平回顾历史、总结国家建设成果、对外开放与维护和平、和平统一
1999年江泽民回顾历史、坚定政治立场、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外交与维护和.平、团结人民、未来发展展望
2009年胡锦涛
2019年习近平

——据许农合《国庆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从阅兵首长指示内容的演变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2-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