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1-10-26更新 | 867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2021-10-07更新 | 5031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治人物辅佐的主张或举措诸侯国
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面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捕不急之官
商鞅秦国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5 .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位史学家柳诒徴也说:“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廉所不备。”下列属于宋朝文化成就的是
①儒学发展成更为完整的儒家理论体系   ②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能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
③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新诗体出现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⑤总结整个古代农业成就的农业著述出现   ⑥绘画中山水画突出,更加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期间,《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等报刊不断涌现,“英雄”“她”等新词汇也流行一时。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白话文的全国普及B.主要探讨男女平权的问题
C.冲击了传统的思想与道德D.重视社会问题的根本改造
7 . “自写真”

15—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9-06更新 | 41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梁启超说他办报的目的就是使“天下人咸知变法”“知新法之实有利益”“而阻挠者或希矣”。这说明梁启超办报意在
A.宣传维新思想B.振兴民族工业C.推翻清朝统治D.推动国共合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申不害,战国时期思想家。他要求君主掌握生杀大权,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即“尊君卑臣”。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孟子B.邹衍C.墨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礼服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衣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由此可见朱子深衣
A.凸显了南宋的时代风尚变化B.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D.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意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