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2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试图(     
A.恢复周制B.托古改制C.援儒入法D.复兴儒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并无食盐专卖制度。安禄山起兵后,国用和军需告急。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始创食盐专卖法,开启了唐朝食盐专卖的先河。食盐专卖的方法是:“在产盐区,设立盐院官吏,实行官买官卖;……盐户只能把盐卖给盐院,不得出售给私人,否则按盗卖罪进行处罚。”天宝、至德年间,食盐的市场价是每斗十钱,“及(第五)琦为诸州盐铁使,尽榷(专卖)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摘编自俞钢《论唐中叶第五琦的经济措施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五琦食盐专卖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五琦实行食盐专卖法的主要影响。
2021-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历史试题
4 . 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云:“夫恶危乱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至于措置之失,则所谓困天下以养乱也。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鉴于唐朝的上述问题,北宋初年统治者
①实行保甲法,加强军队训练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③削弱地方的军队,充实禁军   ④地方赋税交由中央来掌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与西方学者关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改革的发生改革的评价
苏联学者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亚山大二世迫于农民斗争和新生资产阶级及其在政治上代表的压力,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维护了地主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沙皇俄国已经向资产阶级君主制度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西方学者当时俄罗斯社会上层具有西方自由主义人文理念的知识精英和官僚群体与传统利益集团斗争。大改革是俄罗斯走向君主立宪制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步,也是一个传统社会试图应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们对农奴制改革的相似评价。
6 . 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2020-09-28更新 | 84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2020-07-11更新 | 10390次组卷 | 20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七星农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就失去了海关主权和关税自主权,实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协定关税”,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低关税。这种低税率对于帝国主义倾销廉价商品和掠夺原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却严重推残了中国民族工商业,中国人民为收回关税自主权,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如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北京学生和工人举行了要求关税自主的示威游行,各地群众纷纷响应,但最终没有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摆脱协定关税的束缚,振兴经济,决心收回关税主权。负责此事的宋子文在作出一定让步后,争取到了各国同意,最终通过了关税自主政策。这些政策内容是多方面的:将协定关税改为国定关税,中国政府自定税率;实行海陆关税统一;自行降低出口税率;关税税款存入中央银行,中国政府可以自由支配。

——根据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二卷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有利条件。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

——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
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
对此史料理解准确的是
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B.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
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2017-08-14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