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慈禧太后对光绪帝说:“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光绪皇帝说:“朕但欲救中国耳;若能救民,则朕虽无权何碍!”此材料反映了
A.光绪帝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B.慈禧太后不惜出卖国家主权
C.光绪帝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D.慈禧太后支持变法改革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一次历史课后,刘敏对陆莹说:“按今天课上讲的,你可能应该叫步六孤莹。”陆莹回敬道:“那你就叫独孤敏。”这次历史课讲的内容应该是
A.诸侯争霸B.北魏孝文帝改革C.秦灭六国D.江南开发
3 .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4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 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此说法的是
A.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思想传播B.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C.戊戌政变导致变法的措施全部被废除D.百日维新正式实现了君主立宪制度
5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封建制度确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2021-02-02更新 | 51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对生产关系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产生B.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
C.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模式D.小农成为赋税的主要来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革。三十己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关于北魏孝文帝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鲜卑族的盖世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9 .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商鞅变法中,符合“便国不法古”的措施是
A.军功授爵B.以庸代役C.整顿吏治D.统一文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