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7 道试题
1 . 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中说:“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以上材料表明张居正意图(     
A.整肃吏治,加强考核B.裁减开支,节省费用
C.清丈土地,抑制兼并D.筹集经费,远洋航行
2 . 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行之有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君主专制B.维护井田制度
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
2022-07-04更新 | 1916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均追求实现富国强兵,但两者也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在于两者是否(     
A.推动了社会转型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加速了民族融合D.加强了中央集权
4 . 与同一时期西方相比,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色是
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B.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
C.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D.大力发展教育
5 .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6 . 下图所示内容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局限性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盘的封建残余
剥夺性:农民可以赎买土地,但是要交纳大量赎金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受到的剥削加重
A.德意志统一B.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内战
7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变法运动时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运动;它以“理财”为中心,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而它的“三不足”精神更是激励了千千万万的改革者投身改革的洪流中。由此可知,该变法运动为(     
朝代改革或变法
战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朝一条鞭法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2022-06-1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
2022-06-09更新 | 7607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治初年,“欧美文明冲击着日本休眠状态中的风俗,滔滔而来”,“世道之变,令人又惊又喜”,“学制发布,火车飞驰,不用‘飞脚’也能收到书信”,“‘旧弊’成了最使人难堪的骂人话”。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极力抵制欧美文明的冲击B.社会保守观念已基本消除
C.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殖产兴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政府严禁私产私销食盐,可是明朝中叶后,福建还是出现了私盐泛滥的现象。为解决官盐不售,财政紧缺的问题,1443,福建布政使孙升上疏朝廷,请求将得浔美、丙州、惠安三场盐税折来,户部对此给予批充。1448,朝廷同意福建盐税全折,“每引折来一斗,派纳泉州府附近永宁卫,并福全、金门等所仓,听给官军月粮。”后来,福建一些盐场逐步废除实物税改行货币税。从1503年户部“题准将惠安场七千三百五十三引,每引征银七分解部"开始,直至1575,福建运司辖下的盐场全部从折米改为折银,完成了盐税折银的漫长过程。盐税改折是官府应付福建盐区“私盐充斥,国课半减”局面的一项改革措施。改折后,灶户在缴纳规定量的税银后,就可相对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

——摘编自周典恩《明朝中后期福建盐政改革之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后期福建盐政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福建盐政改革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