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洛阳号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士族制度在洛阳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B.孝文帝改革推动洛阳经济文化的繁荣
C.因洛阳长期处于战乱,人口被迫南迁D.孝文帝下令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仁宇在谈到北魏政权时说:“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权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北魏政权提供的“再统一的契机”主要是指
A.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B.通过改革促进民族大交融
C.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D.加速了国家制度的封建化
2021-09-06更新 | 79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3 .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2020-07-08更新 | 10893次组卷 | 13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
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
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
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
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吴起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商鞅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按军功授爵。最终“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而吴起死后其法遂败。据此判断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
A.意志坚定,决不动摇
B.国君的大力支持
C.考虑周详,讲究策略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6 . 免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规定废除过去的差役办法,改由官府募人应付。募役的费用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其名目除“免役钱”之外,又增加“助役钱”。免役法的实行
A.限制了富商大贾的盘剥
B.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项描绘的公元前345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的发迹故事,其中符合真实历史情形的是这一年,他在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100亩土地的赏赐第二年,他辛勤耕作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同样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 商鞅变法中,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其实质是
A.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井田制下的土地疆界
D.培育了一大批新兴地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已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
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
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
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
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