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王安石曾上书皇帝指出“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穷困,而风俗日以衰坏。”后来王安石为了解决“天下之财力日以穷困”所提出的办法是(     
①向农民提供商业贷款   ②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③推行均输平准             ④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一材料主要反映了(     
A.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背景B.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背景
C.王安石主持全面变法的背景D.南宋政权偏安于江南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鞅认为,耕织是生产之本,故称为“本业”;而工商业是不事生产的,故称它们为“末业”。商业只是靠转贩粮食、丝织品、布匹等产品来牟利,工商业的经营,只会妨碍农业。因此,他主张(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D.实行什伍连坐
4 . 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贵族元丕不肯着汉服,仍“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A.突出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之争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举步维艰
C.导致北方政局混乱不利于南北融合D.先习俗变迁再制度变革的策略失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道:“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见(       
A.司马光是赞成王安石变法B.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变法加强国家对各领域的管控D.变法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描述某国1872年开始的一次行动,“始惊”就是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后,那种吃惊的程度;“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文明之中;“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似地向西方学习。此后该国(     
A.推翻幕府统治B.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C.实行殖产兴业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推行的某一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这一措施(     
A.力图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减轻农民负担
B.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之前的募兵制
C.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D.改革科举制度立足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富国强兵B.保护农民利益C.推行重农抑商D.承认土地私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面对北宋中期出现的“三冗”问题,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等诸多领域,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B.实现富国强兵C.整顿吏治D.防止金兵南下
10 . 商鞅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举措(     
A.“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D.“废井田,开阡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