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夫民之从事死制(注:肯为国家拼死效力)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既天下义理制度皆从孔子,天下执经释菜(注:以菜蔬设祭,为立学堂或入学之礼)俎豆(注:礼器,引申为祭祀、崇奉)莘莘皆不归往嬴政、杨广,而归往大成之殿、阙里之堂,共尊孔子。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材料三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不同时期的产权制度都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否则将会导致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淑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
(2)指出材料二中两人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简述你对这两种态度的认识。
(3)运用李淑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点出现的原因。
2021-08-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最初的史官是巫祝者的兼职,占卜、祭祀、记事,各项职事集于一身,史官往返于神事与人事之间。史官一身多职的状况在秦汉以后慢慢发生了变化,专职的史馆史官始设于曹魏。魏晋时期著作官制确立,修史机构、组织编制、撰注制度均已形成,经过唐太宗的改革,别置史馆于禁中,宰相监修国史,置兼修国史、直馆等史职,另设起居郎、金人记事记言,集注起居,形成完善的史馆修史制度。从汉到唐,私家修史之风极盛,但是,在私家修史之风盛行的同时,国家正式的修史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撰修正史的权力逐渐地由民间转入官府,最后完全由官府所垄断。

——刘元德《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及文化》


(l)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本位法》,该制度将促使消费减少、物价下跌,导致经济衰退。1925年,美国经济开始下行,出现明显的金融投机。1931年,美国经济从衰退滑向大萧条。

胡佛政府开始干预经济,进行金融改革。一,解决失业问题,救济穷人。二,1931年1月成立国家信贷公司,以缓解金融危机。三,次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该公司也对农业和私人建筑住房发放小额贷款。四,同年7月,国会通过了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允许复兴金融公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五,执行财政赤字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

受大选影响,胡佛没再出台新举措。金本位制度的存废是两党竞选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多数人拥护金本位制。罗斯福出于竞选策略考虑,诱导选民认为他将恪守金本位制,赢得大选。1932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货币危机蔓延,经济出现了最严重的下滑。胡佛的金融改革失败。

——摘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金融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胡佛金融改革。

4 . 【战争与和平】

材料沙皇一开始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并认为欧洲大国不会联合起来反对他,而英国则试图恢复和平,但并未料到俄罗斯的计划会遭到抵制,甚至是武力抵制。英国的政策取向助长了沙皇坚持其立场的决心。起初,内阁对俄土冲突的某些方面反应迟钝,它似乎没有考虑到俄土之间会发生一场冲突。它认为,解决矛盾分歧的途径是协调法俄利益,其次才是协调英俄之间的利益。斯特拉福德(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对事态发展洞若观火,他选择从土耳其的立场来处理整个问题。斯特拉福德并不认为他有集结舰队必要,即便如此,他的一举一动在沙皇看来也是来者不善。显然斯特拉福德和内阁之间存在着政策冲突,这缘于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大使与本国政府在应对俄罗斯挑战时的互动偏差及实现同一战略目标的不同策略手段。英国内阁一度认为俄国的要求并不过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节法俄的圣地之争加以解决。当内阁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它对俄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因为现在的俄国不再只是在挑战法国的宗教利益,而且已经威胁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了,英国必须还以颜色。从一开始斯特拉福德对俄国的要求就不报幻想。

——摘自黄鸿钊《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的近东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土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俄土战争中的态度及其影响。

2018-01-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88年,日本著名思想家陆羯南在《日本》报发刊词中声明:《日本》虽以恢复发扬国民神为己任,但也不可不知西方文明之美善。……不过在日本采用时,不可因其虚名而滥用之,唯用其实以资日本的利益与幸福……在人类的博爱中恢复发扬国民精神。作者弘扬“国民精神”
A.是因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严重弊端
B.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再现
C.其作用与《教育敕语》殊途同归
D.实质是以封建文化反对近代化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一但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这次检括户口的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结果“诸郡计账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二百”。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开皇五年(585年),文帝还采用高颎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浮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史称“高颎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概括“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政策内容的共同点与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推行“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政策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各类学堂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8 . 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
A.废藩置县B.解放农奴C.文明开化D.中体西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制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

公元590年,隋文帝下诏,“魏末丧乱,宇县瓜分,役车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mǐn,怜悯)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隋书•高祖纪》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10 . 1976至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
A.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
B.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
C.标志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
D.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