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做,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北宋)刘挚忠肃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忠肃集》是北宋人撰写,作者的评价权威公正
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其评价全面客观
D.对事件的评价往往具有主观色彩并打上时代烙印
2 . 有学者认为北魏改革以公元490年为分期,前一阶段是冯太后主持,后一阶段是孝文帝主持;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认识,认为北魏改革具有连续性,不能把孝文帝排除在前期改革之外。据此可知
A.北魏改革措施有阶段性区别
B.北魏改革措施具有连续性
C.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历史理解不同
D.史料类型决定史料证史的价值
2021-06-13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调研历史(理)试题
3 . 宋代话本中记载,王安石曾微服到江宁,遇到一老人在喂鸡,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俱来就食。问其故,老人说:老孀居二十年,也在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B.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C.变法中存在一定的扰民现象D.免役法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4 . 关于康有为密谋捕杀西太后,光绪帝是否知情的问题,有多种记载。袁世凯在他的《戊戌日记》中称光绪皇帝完全不知情;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记载,9月20日袁世凯“请训”时,光绪帝曾赐以“朱笔密谕”。这表明
A.文献史料往往带有主观性B.阶级属性决定史料价值大小
C.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的理解D.日记比二手史料更具真实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如下说法,对这些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传统与变革》作者费正清和赖肖尔他的一些改革是在经济和行政上向前迈出的步子,而其他的措施只是以前制度的恢复。王安石像汉代的王莽一样,宣称他的改革符合古代经籍的内容
《世界文明史》作者伯恩斯和拉尔夫王安石的利农主张成为近代各国政府推行某些措施的先声,他的总纲领接近一种“国家社会主义”
《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王安石所行的政事有一定功效,但引起的弊端极大。免役法利大于弊,裁汰冗兵确是收到很大的效果,但所置将兵未必精强等
A.王安石变法过于久远难以评价B.没有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
C.评价会因立场、角度不同而不同D.文献与实物史料须相互印证
6 .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7 . 史料记载,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C.民族政权和平更迭D.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9 .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有人在肯定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的同时,又指出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对农民的严重不公。这些认识说明
A.从不同评价中可以发现真相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D.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