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28次组卷 | 9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项选择题(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迁都长安B.说汉话C.穿汉服D.改汉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度术师”的商鞅,为本归蜜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在其改革中,直接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什伍连坐D.推行县制
2022-10-15更新 | 882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部分),其反映出俄国(     
1828年,出生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对哲学有兴趣,喜爱卢梭等人的学说
1847年,回到家族庄园,企图改善农奴生活,因得不到农奴的信任而中止
1853—1856年,作为军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失败后退役
1859年之后,创办了20多所农奴学校,遭到当局的调查后被迫关闭

A.农奴制改革未改变沙皇专制统治B.在启蒙思想影响下近代教育发展
C.19世纪前期工业化得到迅猛发展D.农奴制改革前夕复杂的社会形势
2022-08-11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资治通鉴》记载:“二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格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下列有关这次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                    ②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③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④为隋唐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 198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牧渔业部报告,继续减少统购、派购品种,将现行管理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21种减为12种。这一做法(     
A.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深化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D.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
7 . 明治初年,“欧美文明冲击着日本休眠状态中的风俗,滔滔而来”,“世道之变,令人又惊又喜”,“学制发布,火车飞驰,不用‘飞脚’也能收到书信”,“‘旧弊’成了最使人难堪的骂人话”。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极力抵制欧美文明的冲击B.社会保守观念已基本消除
C.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殖产兴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8 . 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政府通过国民教育贯彻西洋式近代化。日本的近代教育或许在塑造“国民”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塑造“公民”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里的“国民”指的是天皇制国家的臣民,“公民”则指的是具有自立性的人民。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开始走向近代化B.日本近代国民教育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C.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民族主义泛滥D.公民意识缺失标志日本教育近代化失败
2022-02-22更新 | 102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王安石在《临川先生文集》中写道:“所谓举天下之役,半在于河渠堤埽者”。下图为卷埽示意图,其用途是
A.引导轮船航向B.保障生态环境C.清理河道淤塞D.驱动船只运行
2022-02-06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魏孝文帝重新确定士族门阀的标准,突出强调北魏以来的官职爵位,摈弃德、才因素,甚至将以往的“阀阅”也置于从属的、参考的位置,凭藉皇权威势、强行以法律形式确立“四海大姓”、“州姓”、“郡姓”和“县姓”等四等级门阀系列。这导致
A.贵族阶层民族矛盾消解B.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C.门阀等级制度走向瓦解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