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0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开国”。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对世界秩序的应战和挑战是日本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决心缔造一个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的近代强国。政府和私营企业家从西方引进产业资本主义制度和近代生产技术,19世纪末,不可逆转的产业结构变化正充分展开。1889年,明治天皇举行仪式,告知其祖先授予《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出于“人类事业的进步趋势以及和文明进展保持一致的考虑”。19世纪90年代,战胜中国以及与西方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在日本掀起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

——摘编自[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 《日本史(1600-2000)》


材料二 1940年7月,日本《基本国策要纲》指出:“应首先以皇国为核心,巩固日满华之结合,以作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根本。”《南方施策要纲》中说:“为了应付欧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加强东亚诸国政治经济提携,驱逐欧美势力……”

——摘编自李玉 骆静山主编《太平洋战争新论》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人比以往更有赖于世界资源和世界贸易。美国的支持为日本赢得了进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机会。人力资源的更新和最优秀的头脑进入生产行业,使日本能够开采美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的巨大宝库。政府对技术领先的工业进行关税保护,直到它们能够在国际上进行竞争。70年代,世界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干得不错的小国家”。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日本人自问:我们该怎么办?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日本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缔造“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的近代国家的主要举措。参考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上述举措。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秩序的实质。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日本人“依赖世界资源和世界贸易”方式发生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勃兴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经济、政治问题各一。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俄国、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2016-12-12更新 | 6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词语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问题。

材料二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学于船匠,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败,步武泰西,改纪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5 . 商鞅变法中废除了许多旧制度,实行了社会性质的转变,其中得以保留的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A.梭伦改革B.管仲改革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9 . 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
A.道家学说B.儒家学说C.墨家学说D.诸子百家学说
10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