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举世闻名。她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拿着一本书,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据所学知识推断,此书应是(     
A.《联邦党人文集》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1787年宪法》D.《独立宣言》
2 . [赋税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要理 解明代一条鞭法引致王朝财政体制转型,并由此开启了王朝国家统治模式的转型,需要从中国王朝国家财政体制结构谈起。历代王朝财政体制存在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国家之财虽然从理论上都属于君主,但并不必定聚于中央。早在汉朝,国家财政的基础本来就在郡国,汉武帝时期的财政措施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王朝财政制度,其结果实质上是加强中央财政的控制能力。但是,不管财政制度发生什么变化,都存在一个财用分掌于各级官府还是集中在中央的区别。藏之于州郡之财,甚至藏之于民之财,都是君主的,因为所谓“民”本身,也是君主之臣民,而地方政府和官民,不过是朝廷的执役,所以,在王朝体制下,财政运作需要处理朝廷与州郡之间分掌财用的关系,不是央地财权划分问题,而是天子治下“设官分职”的问题。

——据刘志伟《从国家财政体制转型的视角看一条鞭法》

材料二   11- -16世纪,各地大体上形成了贵族会议,并进而由贵族会议演化出议会,而税权,也大体由贤人会议转入这些组织执掌。由于国家规模空前扩大,事务浩繁,征税更加频繁。每次征税,国王都必须说明理由,而无论什么理由,都必须征得纳税人同意。反过来,由于征税频繁,社会也相应形成了“不经同意不纳税”的习俗或传统。由于征税涉及切身利益,纳税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税权,国王遭拒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反映了纳税群体力量的强大,更反映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强化。这时,纳税人已经意识到赋税作为斗争工具的重要性,并以纳税主体的有利条件要求分享权力。而只要分得一定权力,就可以参与国家管理,继而制衡王权。

——据顾銮斋《赋税制度与欧洲政治制度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历代王朝财政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国与欧洲赋税制度演进的不同方向,并分析这种演进对各自社会治理模式产生的影响。
3 . 13、14世纪,英国贵族通过议会两次废黜了国王,取得行政监督权和司法审判权,并将国王塑造成为“议会中重要的一员”。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君主制遭到废除B.王权受到议会一定的约束
C.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D.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2022-06-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较高D.革命的彻底性
2022-06-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5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
1825年俄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年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
2022-03-12更新 | 2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拿破仑曾说:“我拥有许多军队,但我也不能侵占一块土地,因为侵犯一个人的所有权,就是侵害所有人的权利。”在此思想影响下制定的《法国民法典》
A.适应了对外扩张需要B.顺应了拿破仑的称帝意愿
C.有利于维护封建特权D.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二   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材料三   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789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
1815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
8 . 民国时期有人评论说:“当时,约法之起草者以国体改号共和,于是其所取法之国非美则法。彼二国国情风俗合于我否?不问也!彼二国之得失,不问也!……总求思所以束缚袁氏之法,总求袁氏就总统之后为监印官,为木偶而已。”该评论以为《临时约法》
A.引入了西方政治的先进理念B.因人设法且未考虑其可行性
C.有效地限制了袁世凯的专权D.表达了对孙中山的理解同情
2020-07-17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2020-07-11更新 | 4166次组卷 | 89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历史试题
10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①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②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④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