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并声明:“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美国没有义务受行政院或大会以任何国联会员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帝国的其他部分一票以上的票所作的任何选举、决议、报告或裁决之约束。”这表明当时美国(     
A.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B.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
C.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D.对国联全体一致原则表示反对
2022-12-17更新 | 870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
2022-06-09更新 | 5096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4也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1916年,英国《国土保卫法》细则增加条款认定:发现信鸽死亡或者不能飞行,未及时将信鸽移交或者送交附近的军事哨所或警察局,且未提供信鸽被发现的地点属于犯罪行为。由此推知当时英国
A.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B.现代通信手段未应用于军事
C.重视提升民众国家安全意识D.人们渴望结束战争赢得和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会议时间与会国数量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25个《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42个《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75个《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B.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D.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11月至1922年6月,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九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国国务卿休斯被选为大会主席。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会议组成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与会九国组成的太平远东问题委员会。会议期间,共缔结条约8项,议决案13项。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压力下,日本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关于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九国公约》,鲁特的四项原则是中心内容,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2021-04-02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由如表可推知1946~1985年
时期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总计
1946—195512008083
1956—196502302631
1966—1975221012733
1976—1985091134660

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窃据。
A.美苏对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B.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被孤立
C.制约霸权的力量在不断增长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广播电视网的记者到越南实地拍摄纪录片,每周通过电视作一次有关越战的专题报道,不仅报道国家的越战政策,也报道了美军在战争中不人道的方面,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国内群众反战运动。这主要表明
A.影视艺术推动战争进程B.民众运动促使冷战和缓
C.科学技术还原历史真相D.电视媒体影响政治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2020-07-11更新 | 5032次组卷 | 67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2019-01-30更新 | 239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