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读如图,对发生在图示①处的战役认识正确的是
A.太平洋战争由此开始出现转折B.美军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
C.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D.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2 . 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说明德国领土三次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1-11-19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历史地图类-【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联合国70年间(1948—2018)维和行动示意图。据此可知
A.贫穷与落后是战争的根源B.联合国的宗旨得以有效践行
C.维和行动遏制了冲突爆发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2022-05-27更新 | 400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吗?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时,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对我们理解二战的爆发或许有很好的启示。

材料一   国际体系和原因层次肯尼斯·沃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中把战争原因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小约瑟夫·奈据此构筑了如下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反事实推理反事实推理就是设定与事实相反的条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们看作确定因果关系的思维实验。我们在研究国际政治的时候不可能拥有一个真实和有形的实验室,只能靠自己想象出一些情势,并假定在这些情势中只有一件事情发生变化,其他事情是不变的,然后依此勾画出一幅有关世界面貌的图画。

材料三   绥靖政策的教训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最大的教训就是,绥靖是邪恶的政策。然而,绥靖本身并不坏,它是传统的外交手段。它是一种允许均势发生变化的政策选择,有利于竞争对手。一个国家可能认为,与其遏制对手的侵略行为,还不如让对手得到一点好处。绥靖政策在1815年的时候被运用得十分成功,当时的战胜国对战败但依然强大的法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英国在19世纪90年代,对正在崛起的美国也采取了绥靖政策。甚至绥靖政策也可能是西方盟国在20世纪20年代对德国政策的正确选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事情是,西方国家在20年代应该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但是实际上却采取了对抗政策,在30年代应该对德国采取对抗政策,但是实际上却采取了绥靖政策。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1)材料一所展示的原因层次能解释二战爆发的原因吗?说明你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中的反事实推理探讨材料三,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应该如何避免?
(3)就如何避免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40年5月,德军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某地。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该地位于下图(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1-12更新 | 3072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43 二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
2021-09-12更新 | 3321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03 图画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模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列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占比统计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A.扩军备战受到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B.国家干预推动经济危机的恢复
C.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产业结构变化D.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不断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