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1经济全球化趋势-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 . 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主要责任,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这一变化
A.有效避免了战争与冲突B.放弃了集体安全原则
C.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突出了大国协调作用
2022-01-08更新 | 682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22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二)【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3 . 20世纪中后期的大事年表,从下述大事年表中,综合可以得出
时间大事
1945年联合国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52年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A.联合国保障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2022-01-27更新 | 426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形成的巨大战争能力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力,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举行的三大盟国首脑参加的“雅尔塔会议”上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很多涉及中国的利益,比如所谓维持蒙古现状,实际上最终导致了蒙古的独立,以及重新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铁路和港口的控制权。……19458月苏联(又)通过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众多利益。

——摘编自梁云祥等《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材料二19502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成了苏联的盟国,苏联不但承诺将逐渐放弃(之前)在中国所获得的一些权益,而且作为所谓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派遣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赴中国进行指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恢复和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政治安全领域,中苏两国具有相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共同安全利益,在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形势下,都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视为主要敌人,并为此在50年代初期共同援助朝鲜在朝鲜半岛上同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了一场战争。

——摘编自梁云样等《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形势分别指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区别。
2021-05-07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87年苏联与美国签署条约,承诺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同时苏联减少了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这些现象
A.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
B.标志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苏由对抗走向合作
D.体现了国际力量的变动
2019-07-0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清华大学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6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0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对外援助并不积极,但基本上维持了杜鲁门政府经济、技术援助的规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第二届政府时期,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这些变化(     
A.说明美国改变了冷战的思维B.反映出美苏由对抗走向缓和
C.旨在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加重了美国冷战的经济成本
2023-04-20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
2022-06-09更新 | 509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变式题训练
9 . 下表可用来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间按世界工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排列
1860年英、法、美、德
1880年美、英、德、法
1900年美、德、英、法
A.美国开始走上对外扩张道路B.工业化从一国向多国迅速扩展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欧美国家争夺世界的矛盾尖锐
2022-05-18更新 | 716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05讲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列宁对全世界劳动者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时,威尔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著名的“十四点计划”……陈独秀在1918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曾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后,以前颇吹棒威尔逊的陈独秀也不得不认为他“好发理想的大议论”,其实又“不可实行”,决定送他一个浑名,叫他作“威大炮”。到1923年12月,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497 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威尔逊从“第一好人”变为“第二伟人”。

——据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3-01-01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