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经制定军事时间表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08-03更新 | 32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2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831日,美国两院联席决议案(摘录)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方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941311日,进一步促进美国防御和其他目的的法令:第三条   (一)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对国防有利的情况下,随时授权陆军部、海军部或政府的其他一切部门或机构:

①在他们的管辖下,为那些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有重大作用的一切国家的政府在军火厂、工厂和造船厂生产一切防御物品;或者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或由国会随时批准的合同,或者两者兼有,为这些国家的政府采购一切防御物品。

②对上述政府出售、转让所有权、交换、租约、出租一切防御物品或作其他处置……

③在迄今为止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对一切政府的一切防御物品进行试验、检查、验证、修理、配备……以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

——《美国史译丛》总第六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战前和战时的外交政策。
2021-09-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4章电气时代(2)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苏同盟结束D.苏联比美国强大
2021-09-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5章二战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4 . 二战时期,一份重要文献写道:“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时机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而将日本帝国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该文献发表于
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
2021-09-02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创新和人文情怀是时代的两个重要驱动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重要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格拉底的灵魂深处,为了坚守自己的理念,他选择了“神所给予最容易的死法”,规避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他表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死亡,直面死亡,等待死亡,临危不惧。对于死亡,他毫无申辩之词,因为他认为他是在践行真理与正义,在他的思想中,“守法就是正义”,违背了神的意志的“法”,就是非正义。最终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古希腊)色诺芬《苏格拉底评传》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对这种模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支持,杰里米·边沁则从伦理学的角度予以支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论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对经济规律不受节制地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杰里米·边沁告诫说: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追求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能够实现。斯密——李嘉图的“自由经济理论”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走上了自有资本主义道路。

——摘自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在边境线上修建的一批国防永备工事的总称。还在设计筹备阶段时,它就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军方的注目。建造完成后,其规模之大、构思之精妙,都不禁让人啧啧称奇,一时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要塞”。但是,由于法国在“二战”前期迅速败北投降的糟糕表现,使得战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摘自翁伟力《最强防线的破灭——二战马奇诺防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选择去“死”的原因。结合所学,苏格拉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化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从最“自由”的状态这一角度指出英国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学理论、代表作及其对英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目的。结合所学,说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的原因。
2021-08-2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6 . 如图为一幅题为《葬礼》的讽刺漫画。图中,某场战役后,一群德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抬着的棺材上的文字为“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结合所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该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C.德军的计划目标是夺取高加索地区
D.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2021-08-23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独秀认为,“久无战争之国,其社会每呈凝滞之态,况近世文明诸国,每经一次战争,其社会其学术进步之速,每一新其面目”。中国“加入欧战”,“出征军人所得之知识及国内因战争所获学术思想之进步,必可观也”;也是“得财政之援助(若缓赔款、大借款、改正关税、输出军需之类),肃军纪,理财政,兴学奖业”的“千载一时之机会”;更可以借机促使党派“捐弃私愤,互相提携”,军人“患难相依,泯其畛域”,从而消弭“党争逾轨”和军阀混战现象,最终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陈独秀关于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021-08-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齐涛主编的《世界通史教程》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材料的观点意在说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A.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B.加速了欧洲的衰落
C.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D.使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2021-08-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法、美四国工业产量与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324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425

材料二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讲话

材料三   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棘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何在?导火线是什么?由此推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紧张了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2021-08-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这首1945年创作的《联合国歌》
A.表明联合国是第一个主权国家间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说明联合国大会有权讨论世界和平的任何问题
C.表达了人类对和平自由的追求及对新世界的期望
D.说明联合国比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更有效果
2021-08-10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