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各界群众从1951年6月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B.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战后争夺霸权的斗争仍日趋激烈。但是人民普遍厌战,和平主义运动由此兴起,加之俄国十月革命引发的革命浪潮,列强不得不打着和平的旗号,企图掩盖战争并准备扑灭革命风潮。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与美国缔结条约,主张用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美国政府照会法国,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发出联合倡议,先由六个主要国家签署白里安提出的非战公约,然后由世界所有国家签署,由此,法国和美国的"双边"公约被改造为"多边"公约,从而美化了美国的国家形象。法国政府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慑于美国的实力,不得已同意了美国凯洛格提出的方案。19288 月,《非战公约》签字仪式在法国举行。作为《非战公约》发起人之一的凯洛格承认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除了麻痹资产阶级和平运动者之外,《非战公约》并没有改变国际形势,也无力阻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2022-0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3年8月3日,美国国务卿致电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洛奇,强调关于朝鲜问题的政治会议“应该是朝鲜战争交战方之间的双边会议,而不是包括中立国家在内的圆桌会议;会议应只讨论朝鲜问题,事先不能认同讨论其他问题的可能性;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韩国参加会议”。这说明美国
A.强调以多边主义协调朝鲜半岛分歧
B.认为韩国的合法权益遭到严重破坏
C.力图限制苏联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D.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朝鲜问题
4 . 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26国联合宣言签字仪式上,罗斯福公开宣布了“建立中国战区”的决定。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战区的建立
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表明中国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主导力量
C.说明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
D.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开始改变
2021-03-0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普通高中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热战”是
A.越南战争B.朝鲜战争C.中印边境战争D.科索沃战争
2021-01-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 年 8 月,东德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筑起了著名的"柏林墙"。西方三国提出抗议,并把苏联在西柏林的纪念馆用铁丝网封锁起来。但美国与苏联都不愿决一死战。 10 月 10 日,赫鲁晓夫提出愿意推迟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时间。美国也感到"柏林墙"并未触及西柏林的安全,也就接受了既成的事实,第二次柏林危机遂告结束。

材料二   1975 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的 80%,战略导弹超过美国 40%,1978年美军拥有坦克10 500辆,苏军拥有坦克 50 000 辆。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遇到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 80 年代,里根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提出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大规模扩军备战,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以威慑和拖垮苏联。苏联则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出全球缓和战略,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美苏争霸接近尾声。


(1)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出现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变化,反映在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上是怎样的情形?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美苏争霸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7 . 我们现在所说的旧秩序特指二战后建立的以平等、自由、民主为外衣,却仍是以掠夺和霸权 为实质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源于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
8 . 下面是一战时期的俄国出版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
A.展现了沙俄自我美化倾向B.强调帝国主义战争的特质
C.反映了俄德意识形态冲突加剧D.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2021-01-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材料   20世纪初期,日益恶化的欧洲局势为美目的影响力渗入欧洲提供了机会。威尔逊意识到美国由此进入国际政治核心圈的前景,并利用没有官方身份的豪斯来具体实施大国合作这一计划,从而也践行了“总统拥有绝对控制外交事务的权力”的政治主张。1913年5月9日,豪斯向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斯托夫谈论他的世界大国合作计划时说:“如果这几个国家(英德美日)联合起来,将能够永远影响整个世界,除了维持每个地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外,他们还能保障和平与荒芜之地的适当开发。”1914年4月,豪斯前往欧洲调停美德冲突。尽管这次调停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也随即宣布中立和调停,但是大国合作计划并未停止。事实表明,欧洲拒绝美国介入其事务是不可能的。继德国之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至此,美国实现了大国合作计划的初步目标,赢得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澜《20世纪初美国的大国合作外交及其国际联盟计划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