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们最喜欢的狩猎场之一,拿破仑三世每次到贡比涅森林狩猎,乘坐的都是专线火车2419D号车厢。1918年冬,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起义,赶走了德皇威廉二世,新的德国政府决定向协约国投降。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2419D号车厢中,希望以此羞辱德国,以雪一战中的失地、损兵之耻和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仑三世的前耻。一战后,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停战空地”。在其中树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并建成“停战博物馆”。

1940年6月21日至22日,在贡比涅森林2419D号车厢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对法国人而言,“停战空地”和“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已经从建成初的全民复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2018年11月11日是法国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幕,并且一道登上“停战车厢”,为停战纪念册题词。两人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

——据《见证德法百年恩怨的2419D火车厢》、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央视报道《法国一战停战日重访2419D列车车厢》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内涵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2023-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核垄断的事实面前,斯大林意识到原子弹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意识到苏联刚刚建构起来的安全体系正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威胁,意识到苏联凭借其巨大的牺牲和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赢得的力量平衡将被无情地打破。1945820日,斯大林签署秘密决议,决定建设核能设施、研制原子弹。在核计划实施过程中,苏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动用了数以万计的人力,投入了巨额资金,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建成并启动了核材料生产综合企业,为实现核计划、制造原子弹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1950年,苏联45%的铀矿来自东德,35%来自波兰,15%来自捷克斯洛伐克,4%来自保加利亚,只有33%来自苏联本国。19498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摘编自刘玉宝张广翔《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研发原子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中,美车实施“绞杀战”一再受挫后,于1952年1月开始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秘密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美军将毒菌经过人工培殖,附着在动物、食品、用品上,制成细菌弹,由飞机投机或由火炮发射。面对美军的细菌战,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迅速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领导级织军民进行各种类型的反细菌战斗争。志愿军普遍实施了防疫及注射,同时帮助、指导驻地居民共同开展反细菌战斗争。朝鲜和中国政府相继发表声明,并搜集美国细菌战罪证,组织和接受国际专家入朝鉴定,举办细菌战罪证展览。在世界人民正义声援下,中朝军民粉碎了美国发动的细菌战。

——摘编自张瑞、瓶小平《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

材料二   据报道,美国在世界30个国家开设了多达336个生物实验室。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从1943年到1969年,一直是美国进攻性和防御性生物战研究中心。199年,尼克松总统签署行政令,禁止进行进攻性生物武器研究,但“防御性”研究是被允许的。二战后,美国军方聘请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为德堡高级质问。1951年石井四师到达朝鲜,第二年朝鲜战场上就出现了细菌式器。德堡基地研发的生化武器曾多次用于战争。比如越战期间,美图空军就使用了该基地研发的“橙剂”,导致越南生态通到不可逆的伤害和出现大量畸形儿童。在2022年2月下们开始的使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功中,俄军发现乌境内有美国防部资助的30个生物实验室,其中留存有大量违反《禁止生物式器公约》的危险病毒样本。

——根据央视、环球网主流媒体新闻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背景和细菌战失败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简评美国广建生物实验室并进行生化武器研究的行为。
2022-04-26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西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很多学者认为,印巴分治是英国政府为了在独立后的印度次大陆继续发挥影响而继续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印度人民在反英斗争中的团结一致,鉴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的两面态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严重对立,英国当局采取了加紧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和各社会集团之间及其内部进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以达其“分而治之”的策略。

材料二 民族斗争的果实已经成熟了,但是,这个果实如何收获竟成了国大党、穆盟在谈判桌上争执不下的难题,而一贯在两者中挑起冲突的英国统治当局却一变而成为调停人,甚至仲载人。……《蒙巴顿方案》是英国殖民统治“分而治之”政策的继续。……英国策划的印巴分治给新独立的两个国家带来了一系列恶果……特别是英国殖民者蓄意制造了一个克什米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宗教信仰上有何不同。在印度独立问题上又有何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回答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对英国控制印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蒙巴顿方案》与《印度独立法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022-03-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一中2022届高三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成同盟,不久便悍然发动了争夺辽东半岛的日俄战争,战争的结果使日本战胜了它的第一个对手,而英国也达到了利用日本在远东削弱沙俄势力的目的。.1905年后,由于德国在欧洲的迅速崛起以及同英法之间竞争的日益尖锐,英法两国遂采取了在欧洲拉拢沙俄对付德国,在远东改善日俄关系的外交政策。1910年,日俄双方签署了《日俄协定》,这就使得德国不仅在欧洲而且在远东也同样陷入了外交上的孤立境地,日本乘此机会, 迅即将争夺的目标转向了它在中国的第二个对手德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德国便无暇东顾,致使其在远东的殖民地青岛孤悬一隅,同时英法俄也同样忙于应付欧洲大战,相反,日本却能够全力以赴地来争夺中国。此时与欧洲列强有着复杂关系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在欧战爆发后,因不敢偏袒任何一方而宣告中立,实际上,北洋政府既无准备也无能力阻止这场已迫在眉睫的日德青岛之战。战争使英国与日本彻底消除了德国在东亚大陆的最后据点,保障了远东海上交通线的安全。随着战争的胜利,日本根本不满足于仅仅在中国夺取德国的一块殖民地,它的真实目的是从各个方面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控制。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的要求,国内外舆论大哗,更是激起了中国各界反日运动的空前高涨。

——摘编自周荃李厚基《谈一九一四年日德青岛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德青岛之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德青岛之战的历史影响。
2022-03-17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一模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试图借参战之机,整军治武,统一中国……191723日美国在与德国绝交后,向中立国发出通知,希望它们能与美国采取同样步骤。一方面,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奉命怂恿北京政府追随美国行动。他向亲美的黎元洪表示,中国参战后,美国一定设法援助中国。另一方面,亲日派段祺瑞就中国参战问题征询日本人的意见,日本同意中国追随美国的态度。于是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下定了参战决心。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126日,日本提出将澳洲、印度等地列入太平洋战争外围作战和防御范围的设想。取得太平洋战争初期胜利后,日本海军提出将第二期战争放在以进攻澳洲为核心的太平洋攻略方面,而陆军以深陷中国战场、抽调不出足够兵力为由坚决反对进攻澳洲。最终,海军进攻澳洲的计划被否定,陆军西进作战计划被提上日程:西进印度、印度洋,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迫使英国屈服,集中力量同美国决战。随着中途岛战役的失败和德意军队在地中海、北非的迅速推进,日本陆海军都决定将作战重点由太平洋转向印度洋。但随后,日本陆军又提出将作战重点放在中国四川。1942年夏秋以后,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战略转折,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德意在北非、地中海作战的失利,使德意不可能进入西亚与日本会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中国的抗战使日本无力西进,西进战略也就最终化为了泡影。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与日本西进战略的破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构划“西进战略”的战略条件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西进战略破产的多重因素。
2021-04-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来看一组驻扎在海外基地的英国战舰数量变化的数据:1792年为54艘,1817年为63艘,1836年为104艘,1848年为129艘。以1848年为例,其中有31艘战舰部署在地中海,25艘战舰部署在东印度及中国的基地,27艘战舰在非洲西海岸打击奴隶贩子,14艘战舰在南美洲东南海岸保护商业利益,12艘战舰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随时巡逻,35艘战舰部署在英国周边海域…1897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庆典”上出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部队,以超强的阵容集结在斯匹特海德,只为了给这个国家的女王做专门的庆祝。超过165艘的英国战船,其中包括21艘一级战列舰、54艘巡洋舰…

到了19世纪末,新海军至上主义兴起,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海上力量迅速扩张。由于美国、智利、阿根廷海军的崛起,英国规队之前在北美一西印度群岛地区所拥有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在北美它们已经被美国舰队“完全远远地超过”,而在西印度群岛它们比三支海军中的任何一支都弱。在美洲的东南海岸,英国的舰队也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舰队。之前在中国地区拥有的主导权已经转移给了日本。在1889年还远远强于法俄联合海军的英国舰队10年之后却“几乎不是他们的对手”。

1883年,英国的战列舰数量几乎和这些国家(法德俄意美日)战列舰数量的总和相当,即38对40。然而,14年后,这种比例已经被严重打破,变成62对96。…1901年,英国在中国海域拥有4艘一级战列舰和16艘巡洋舰。俄国法国联合海军则(在中国海域)拥有7艘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0艘巡洋舰。……到1919年,(海军)主导权已经偏向美国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不得不放弃在远东的诸多利益。到1939年9月其在中国地区的兵力仅剩4艘巡洋舰、1艘鹰号航空母舰、1支驱逐舰中队。

——摘编自熊显华《海权简史一海权与大国兴衰》


(1)依据材料结合史实,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舰数量的激增说明了什么?
(2)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分析指出19世纪末以后英国海权衰落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9 . 在世界历史近500年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海权实现了国家的长久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家衰落,有的国家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有的国家追求海权促成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源。与上述四种情况相吻合的国家分别是
A.德国、荷兰、苏联、美国B.荷兰、德国、苏联、美国
C.美国、德国、荷兰、苏联D.美国、苏联、荷兰、德国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材料   1942年5月,苏联和英国签订《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缔约双方保证在对德国以及对伙同德国进行侵略战争行动的欧洲国家作战中,彼此给予军事及其他各种援助与支持;绝不与德国或伙同德国进行侵略战争行动的任何欧洲国家进行谈判或缔结停战协定或和平条约;缔约双方顾及每一方的安全利益,同意在再建和平以后,密切友好合作,以组织欧洲的安全与经济繁荣;遵照绝不为自身追求领土扩张及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两项原则而行动;绝不缔结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同盟,或参加反对另一方的任何集团;在战后互相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概括《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签订《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