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1 .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皇帝→六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皇帝→六部
C.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六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皇帝→六部,
2021-11-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武”的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B.二府三司制C.推行均田制D.建立中朝
2021-1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四   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作用。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1-1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确立
5 .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C.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D.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6 .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1-10-26更新 | 562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2000多年前,秦朝之所以能够修筑起东西长达6000多千米的长城,其最基本的政治前提是
A.防御匈奴的需要B.小农经济的基础
C.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D.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
9 .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21-10-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10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B.抵御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
C.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