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睡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2022-06-27更新 | 2075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 为“夏”或“华”。春秋战国时期,内地与周边始有文明之比较,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以示华夷有别。汉初,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沿袭先秦的华夷思想,凸显“夷夏”之大防;武帝时又进行了调整,强调“以夏化夷”,纳“夷狄”于华夏,实现一统。唐太宗视“四夷”与华夏享同等人格,对各民族“爱之如一”,促进民族之间完成了深度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动着多民族整合不断向前发展。清朝时乾隆的“华夷”观念又有所突破,认为天下“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从而摆脱了“华夷之大防”的观念。清代“华夷”一体的理念,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均实现了对传统“华夷”观的历史超越。

——摘编自段超高元武《从“夷华之辩”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历程及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的深远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3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初成于隋朝而成熟于唐宋。唐中期以后,宰相群体中进士出身者达80%以上。两宋时期,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继续贯彻。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达10万人,是唐朝的5倍多。隋唐之后,选拔标准的设定向治国经邦的方向发展。北宋科举重经义、策论,元朝规定科举考试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清两朝则固定以经义和时务策为重点考试内容,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经义实务并重的方向细化。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逐渐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辐射到全国的官办学校和地方社学,形成了与科举考试互相配合的文化教育体系。

——摘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材料二   甲午战后,康有为指出:“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上奏:“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随后清政府确立兼顾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近代教育学制,并于1905年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停废导致传统社会秩序和支撑官僚系统以及促使儒家文化传承的制度根基突然铲除,带来了社会震荡、政治混乱和文化断裂等后果。在科举被废后,出现为科举平反的呼声。孙中山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更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蕴含的现代性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革废与辛亥革命》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争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有识之士对科举制的前后态度,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022-05-05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汉至南朝,仅在个别民族地区设置过都护,且为“加官”(兼任官职),而都护的职责也仅是“督察”民族地方政权的“动静”,或“专征讨之事”,不直接干预当地民政。至唐代,随着领土的拓展,内附民族的增多,在周边民族地区设立了都护府,据近人查证,有八个都护府。都护不再是“加官”,而是朝廷高品正员命官。都护府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从人事、民政、赋役、军事、司法等方面均有官员掌管。

——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1)举例说明汉代设置都护的史事,据材料归纳汉唐都护府的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唐代都护府制度发展的历史原因。
(3)请举例说明明朝与清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相同举措,并总结这些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6 .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  )
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官僚政治逐渐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
③程朱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                      ④民族交融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A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统一意大利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王朝
罗马“三世纪危机”
罗马帝国中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
北方十六国时期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
日耳曼人入侵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
⑥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
隋朝统一中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填出A处古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并概括时期③和④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特征的共性。
(2)指出时期⑥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请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3)比较时期①至时期⑤两国历史发展的概况,你发现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什么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2022-06-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此论述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B.焚书坑儒C.统一货币D.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
2022-02-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事堂

材料一 每一政令的下达,都必须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人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为此,乃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

——魏向东《也谈唐政事堂的创设时间》

材料二 唐代中书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有至十几人,最少则只有两人,即中书令及门下侍中。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讨论结果,由他综合记录,等于现在之书记长。此项主席轮流充任。有时一人轮十天,有时一人轮一天。大家的意见,不仅由他综合记录,而且最后文字决定之权亦在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时已迁至中书省),并附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僚属秘书机构。宰相会议的决策写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具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政事堂制度终结的标志并简要评价政事堂的设立。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