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人的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实现人的各种权利,是人类长期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省徭赋,不夺其时”……贞观元年至三年,关中、关东发生水、旱、蝗、霜之灾,唐太宗当即“诏所在赈恤 ,无出今年租赋”。

——摘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如下七项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享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有信教之自由。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后,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大量团体和刊物在各地纷纷出现……介绍、研究、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团体也不断增多。五四后的一年中,全国创办数百种新刊物……

——摘编自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下》


材料四

新中国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表

——根据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资料整编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指出“不夺其时”的具体经济政策,这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治国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原则?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有何联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就业和收入状况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根据材料四,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就业状况和全国职工工资收入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业人数和职工工资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1-04-29更新 | 4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重庆市主城八区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