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据学者统计,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明太祖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导致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制度原因是
A.中央机构效率低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宦官专权的出现D.内阁制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D.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2021-0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始皇通过朝议拟定“皇帝"为名号后,利用带有古老天命观的“天子”称号来强化其获得天下的正当性和神圣性。秦始皇此举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彰显皇权至上
C.推动国家统一D.突出丰功伟业
4 .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这种区别
A.消除地方产生割据的地理基础B.说明唐道和元省的职能不同
C.调动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D.体现南北经济文化密切
5 .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的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
2021-01-15更新 | 474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得世袭
2021-01-07更新 | 300次组卷 | 7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中国则在此后的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将君主专制推向顶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
A.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B.两国的君主素质不同
C.两国的经济基础不同D.两国的传统习俗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明清时期内阁的记载。据此可以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首辅)大学士参与机务,俨然以相位自居,一切朝政归其调度。”《明史·职官制》
皇帝批答奏折,“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日可,乃下”。《内阁小志》
凡以“廷寄”发出的谕旨,“不交内阁传抄,由军机处直接加封传送”。《东华录》卷26

A.内阁职权逐步削弱B.中枢机构互相牵制
C.丞相制度名存实亡D.中央集权遭到侵蚀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7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11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


(1)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