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是我国巡视监察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萧何制定的《九章律》包含许多有关巡视监察内容。汉代制定的两部最重要专门监察法规《刺史六条》与《监御史九条》,规定了监察人员巡视监察之职责,开古代专门巡视监察立法之先河。作为“天子耳目之司”的刺史是中央派驻地方代表皇权监督地方各级官吏的国家人员,只相当于俸禄六百石的中小县令,但其代表皇帝,故可依《刺史六条》监察本部州二千石地方大员。其在地方行事之原则为“小事立断、大事奏栽”,其本身不受其他行政权力制约,而仅直属于皇帝,直接向皇帝负责。汉代作为“一州之表率”的巡视监察官员,所选之官不仅需熟悉本朝律令法度,有较高文化素质、管理才能,还需具有不附权贵、刚正不阿等道德品质。

——摘编自陈兵《论汉代巡视监察制度及当代价值》等

材料二   明朝对地方的巡视大体分三个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当地方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最高统治者有时临时专派政府大员到地方巡视查处。明初朱元璋在委任按察使巡视下属州县的同时,又经常派遣监察御史出巡地方。监察御史可以举劾按察司,同时按察司也有对监察御史的弹劾权。另外为了牵制权力日益增长的巡抚,朝廷有意地通过巡按对其实行牵制。同一系统内部的巡视官,也有互相监督的机制。

——摘编自荀言《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巡视监察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明代巡视监察制度的新发展,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二: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曹魏的选官制度及特征。
(2)根据史料二,指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看法。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1-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以前,宰相仅在皇帝一人之下,统管军、政、财各权。宋太祖时,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财政大权归三司使掌握,宰相只有管理民政的权力。后来,赵普出任宰相,宋太祖为了防止他专权,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宰相的权力。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参知政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轮班知印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

——摘编自史伸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职官志》日:“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中枢机构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调整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赵宋王朝重建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平定节度使李药、李重进的反叛之后,宋太祖实行朝官知县,文官知州,设通判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将地方官僚生杀大权收归中央,收回地方节度使的兵权,为赵宋王朝300年沿袭不变,基本上形成了“政出于一”“权归于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奠定基础。在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上,中书门下管行政、枢密院管军事、财政权归于三司主管,而台谏制度的建立,又给言官“风闻言事”的监督权,从而对皇权和相权进行了限制。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评析》

材料二   古代雅典对官员和政治精英们的权力予以控制和约束,并保证政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充分保障公民有能力也有可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雅典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判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加强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防止权力集中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北宋和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从郎官中选用。到汉武帝时,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隋炀帝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认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日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中试后方可任官。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官员选拔制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与唐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的不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秦汉以来的演变发展,唐代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强化,监察机构设置日益周密完善。御史台成为唐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684年,武则天在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的同时,又命刑部修成左右肃政台《风俗廉察四十八条》。经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补充修订,发展为《六察法》。《六察法》不仅涉及官员的政绩,也包含官员的品行、才能、学识等方面。同时对官员违法监察规定了严格责任。唐代的监察官员虽然品秩较低,但在选拔上却十分严格,而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标准和条件。

——摘编自叶玲《简论唐代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二:明朝的监察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鼎足而立。为了巩固皇权,明朝于洪武年间对监察机构进行重大改制,废除了御史台三院制,变为都察院一院制,以都御史为长官,使监察权力更加集中。都察院的专职监察员是监察御史,全国十三道监察区每道设置监察御史,在组织系统上监察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却可以“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不经都察院,只对皇帝负责,因而权力大到可以监察六部、六科、翰林院乃至都察院。明朝同时规定:“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司,宜用有学识通大治体者”,“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在监察制度建设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8 .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抉择和设计,是根据各自的地域、历史传统,社会发展状况而逐步形成的。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导致氏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不断加强,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熔铸一体的格局。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   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渐进式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的海洋风貌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的具体事例说明英国是怎样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
2021-07-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体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

材料一   唐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但此种统治方式不稳定,后东突厥重为边患,契丹等族也一再生事。唐廷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监察地方。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边将权重的现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三:行省辖内宣慰司、路府州县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时至元朝中后期,行省已不敢擅自裁决大政,必须咨请朝廷都省批文而行事。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设节度使的原因,结合所学论述此举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试从中央政府组织方面说明“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2)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