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4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A.瓦解了三省制度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
2022-06-25更新 | 2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乐东思源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2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该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秦始皇雄才大略居功至伟B.秦始皇刚愎自用大权独揽
C.秦朝建立完备的政权系统D.秦朝皇权与君相矛盾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
A.宗法关系开始成为西周基本的政治关系
B.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宗法制和分封制受儒家治国思想的影响
D.周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权和族权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2021-09-03更新 | 49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一)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明仁宗,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反映出明代
A.内阁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B.内阁严重威胁到专制皇权
C.大学土地位呈逐渐提高之势D.内阁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9 . 《睡虎地秦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在秦朝的行政管理制度中,材料反映了(     )
A.秦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秦法令严明矛盾冲突
C.秦邮驿制度建立D.秦以严刑厉法治天下
2021-05-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