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214年,人工运河灵渠凿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得以连接。随后,为保证四季通航,灵渠上建造了36座陡门——被誉为现代船闸之父。因其需要人工升降,遂诞生了守陡人群体——陡军(明代后有其确存记载,且他们主要负责官船通行)。陡军的存在
A.加重了灵渠沿岸百姓的经济负担B.使长途贸易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
C.凸显明代以来岭南地区商贸繁盛D.提升了中原王朝稳边控边的能力
2022-05-27更新 | 191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元朝《元统元年进士录》记载,当年成为进士的举子中,其母及妻为汉族的非汉族儒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研究的19位蒙古族进士中,母为汉人的占66.76%,妻为汉人的占72.73%。这说明元代科举
A.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B.提高了汉族妇女的地位
C.营造了学习汉文化的高潮D.规模和影响力超越前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关于汉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史料记载。下列对如表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西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时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25-57年)时选拔与提拔的对象,统行“授试以职”,内容有策、经、笺奏等

A.汉武帝严格控制参加考试人数B.董仲舒推动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察举制通过考试严格选拔官员D.统治者注重保证察举的“质量”
4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42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学者发现古代史书中没有秦朝将“太尉”之职授予某人的记载,他得出结论说:“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B.秦为加强皇权设置太尉一职
C.秦设太尉一职属于后人杜撰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即周文王。当时商王命其为西方诸侯之长)阴(暗地里)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诉讼)不能决,乃入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材料体现了
A.周礼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B.商代方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C.谦让、尊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已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69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在汤灭夏及奠定政制中发挥中很大作用。汤死后,伊尹辅佐其孙太甲。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故伊尹将其放逐,令其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将其迎回执政。这说明(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一家之言,不足信B.商代相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C.殷商政制已蕴涵限制王权的理念D.商代政治制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2021-01-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
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
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
2020-05-09更新 | 1563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市华中师大琼中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