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所示反映了现代宋史研究者对宋代政治的认识。据此可知.他们认为宋代
概况出处
“北宋文官制度发达,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成规"张其凡《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同是一个政治单元中的一员。把皇权看作是同一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王瑞来《皇权再论》
“不能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此强彼弱或此弱彼强的关系"张炜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

A.科举制度完善提升了士大夫地位B.政治制度中蕴含着民主的趋向
C.皇权与相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D.文官制度发达动摇了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为部分碑文节选。
秦灭六国原因《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熊,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秦王朝的统治《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秦始皇的形象《东观刻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A.论证秦朝统治的合法性B.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
C.强调秦灭六国的正义性D.塑造和强化政治认同
2022-03-13更新 | 98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汉朝中央政府为治理边疆而设立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
机构管理范围职能
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等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A.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C.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D.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021·重庆·模拟预测
名校
4 . 下表是安史之乱初期朝廷与叛军分别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列表,由此可知
皇帝节度使任(离)职时间叛军首领节度使任(离)职时间
唐玄宗张介然755年十一至十二月(战死)安禄山李庭望
755年十二月至
757年一月(战死)
李随756年一至三月(免)
吴王只756年三至五月(免)
虢王巨756年五月至757年春夏(免)
唐肃宗贺兰进明756年十月至757年八月(免)安庆绪尹子奇757年一至十月(战死)
张镐757年八月至758年五月(免)
A.唐朝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内地设方镇导致藩镇割据
C.朝廷缺乏有效平叛策略D.官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2021-05-03更新 | 54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福建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
社会现象试题描述
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
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商周档案保管和使用情况简表,由下表可见,西周
时间档案主管人员情况档案保管或利用
商朝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西周“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A.沿袭了商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点
C.重视对贵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D.依据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8 . 据学者统计,近几十年发现的甲骨文遗址除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外另有25处,其分布情况见下表。商至周甲骨文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近几十年殷墟以外出土甲骨文地点分布表
省(市)河南山东北京陕西安徽湖北江西河北山西甘肃
出土点数量3处4处3处8处1处1处1处1处2处1处
所属时期商周商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商晚期西周西周新石器时代

A.周人统治范围扩大B.金文取代了甲骨文
C.文字体系逐渐成熟D.争霸战争持续不断
2020-11-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时间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2021-04-11更新 | 519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钢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因袭变迁,论述得全面系统(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第三节(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四节(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第五节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6更新 | 80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福建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