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孟姜女哭长城在很多文学、戏曲作品中都有描绘,下表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对表格反映的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春秋杞梁是杞国战将,后来在与莒国作战时阵亡,国君准备在野外向杞梁妻表示哀悼,杞梁妻拒绝了。因为按照礼仪,不应该在野外悼念。杞梁妻是“孟姜女”的原型。
战国齐国是一个鱼盐之地,商业比较发达,休闲文化发达。杞梁妻的故事开始进入歌谣和音乐,由于要传唱,就变成了杞梁妻会唱歌,哭腔都有韵律。
两汉“天人感应”学说盛行,故事发展成为杞梁妻能哭,并感动了天地,连城垣都能够因之而崩塌。
南北朝北齐大兴土木修长城,人们就把杞梁妻哭倒的城说成了长城。
唐朝因为对外扩张、滥用民力,老百姓不堪其苦,就把修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挂上钩,杞梁妻的名字也被正式命名为孟姜女。

A.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B.统治者的意志决定文学艺术的走向
C.孟姜女哭长城其实和秦始皇没有关系D.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
至元六年
(1269年)
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
(继承金朝制度)
分轮巡按,半年一次;
提纲刑狱,监察官吏。
至元十九年
(1282年)
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
(陆续增加、调整、拆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
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
(提刑按察司改制)
分道监察,常驻治所;
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
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
2021-05-11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
B.凸显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
C.体现出古代国家本质特征与基本政治取向
D.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唐代官府书吏设置简表。
称谓隶属部门主要职能及活动
“梏书”门下省、中书省担任阁书.典籍.文献的抄写。官方组织大规模抄书活动有四次。
“群书手”门下省、中书省
“楷书令史”秘书省(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楷书手”著作局(隶属秘书省)
“能书"“书直”门下省
该表说明当时
A.书法艺术大放异彩B.统治者重视文化事业
C.三省职权分工明确D.思想呈现出多元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时期有关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记述

赵襄子二十三年(前453年)“魏有西河、上郡,以为戎界边”
赵武灵王时(前325—前299
年)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
雁门、代郡”

燕昭王时(前311—前279年)
燕将秦开驱逐东胡。燕“置上谷、渔阳、
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
秦遣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设置
黔中郡
A.郡的设置是为巩固国防需要B.楚是设置郡最晚的诸侯国
C.秦国助赵国与燕国设置郡D.各诸侯普遍推行郡县制
6 . 下表是安史之乱初期朝廷与叛军分别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列表,由此可知
A.唐朝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内地设方镇导致藩镇割据
C.朝廷缺乏有效平叛策略D.官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2021-04-21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选择考)
论述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南宋书院和进士数量分省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省份书院数进士数书院百分比进士百分比
安徽146954.41643.7410
江苏1823065.678212.412
浙江60390018.92720.992
江西101369731.86119.899
福建48452515.14224.356
湖北4331.26180.1776
湖南294419.14832.3738
广东202696.30911.4479
广西71872.20821.0066
贵州100.31550
四川1525254.731913.591
总计31718578100100

——摘编自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表格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
内容出处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汉代成书,解释《周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荀子·致士》

A.先秦诸子思想趋于一致B.礼的道德内涵渐趋强化
C.礼与刑具有同等的地位D.礼的阶级属性不复存在
2021-03-26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10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西周
制度郡县制行省制
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官僚政治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分封制②中央节制地方B.①宗法制②中央节制地方
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