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19次组卷 | 70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变化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2021-12-21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的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官员主要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职责。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由此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强化趋势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主要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求
2021-12-21更新 | 157次组卷 | 4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2021-12-07更新 | 304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到“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据材料,以下对秦朝历史理解最恰当的是
A.秦朝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动荡
B.秦朝的统一顺应了民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革
C.秦的统一和秦统一文字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7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基础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C.军事权完全集中于皇帝D.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2021-11-20更新 | 357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8 . 秦统一战争时,把赵国的大治铁家卓氏和山东的治铁家程郑均迁到巴蜀临邛之地,并将许多高商大贸、私营工业主迁徙到秦国中心统治地区,如咸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这些做法
A.体现了对工商业管理的加强B.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革新
C.意在彻底摧毁六国经济势力D.促进了治铁业的均衡发展
9 .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据此可知,行省
A.长官不受中书省的节制B.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弱小
C.长官与周代诸侯相类似D.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