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2021-04-01更新 | 324次组卷 | 6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
2021-04-01更新 | 191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赛文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4 . 北宋前期的中书宰执,一般每日卯时(约6时)开始工作,直至未时(约14时)方才下班归第,工作时间约8小时。按照治事地点、工作方式的不同,他们一天的工作安排又分为待漏院候对、升殿奏事、中书聚厅集议、分厅治事、再次聚厅五个阶段,次序井然,节奏紧凑。这反映了宋代
A.中枢机构效率低下B.宰执日常工作烦琐
C.行政管理水平较高D.分割事权加强皇权
6 . 有学者统计了《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唐代1840名官员的入仕出身情况如下表。据此可知,
唐前期唐后期
科举27.8%43%
门荫、军功15.2%27%
A.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彻底消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D.令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开
7 . 据学者统计,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明太祖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导致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制度原因是
A.中央机构效率低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宦官专权的出现D.内阁制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D.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2021-0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始皇通过朝议拟定“皇帝"为名号后,利用带有古老天命观的“天子”称号来强化其获得天下的正当性和神圣性。秦始皇此举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彰显皇权至上
C.推动国家统一D.突出丰功伟业
10 .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这种区别
A.消除地方产生割据的地理基础B.说明唐道和元省的职能不同
C.调动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D.体现南北经济文化密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