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夏商时期的乐舞大多以神话般的写意形式来表现图腾崇拜,歌颂部落首领的功德,而西周乐舞则注重各种烦琐的礼仪,规模宏大面又庄严肃穆,在祭祀典礼等仪式中时刻强化化着天子与诸侯封君间的秩序。据此可知,西周乐舞
A.强调政治制度的革新B.注重渗透社会等级思想
C.淡化了血缘政治关系D.强化了君主的至上权威
2 . 最初的“王”字是斧钺的象形,这表明早期政治力量的实质是
A.高度集权B.崇尚暴政C.政治强权D.黜武好战
2021-09-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秦始皇任命大将军冯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等等。可见,冯劫
A.职能略近后世礼部尚书B.还掌有监察和纠劾之权
C.代表三公九卿辅佐皇帝D.执掌政府行政中枢大权
4 . 宋嘉佑年间,王陶曾对仁宗说:“今政事无大小,皆决于中书、枢密,陛下一无可否,岂为人主之道哉?”材料反映出
A.宋代把相权分给中书和枢密使B.宋代相权有所扩大
C.宋仁宗的权力得到空前强化D.宋代极力削弱相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6 . “我们的统治刚建立,基础不稳。山东有强大的部落盘踞,前朝人民也不是心悦诚服。因此,你们背负重大使命,要带领族人到东方建立邦国,共同奋斗,以维护统治权。”基于此认识该朝实行的制度有
A.宗法制——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021-09-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春秋时期,贵族卿大夫对“礼”进行改造,“威仪”和“礼”逐渐分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他们并不看重“礼”的威仪方面的内容,更注重“礼”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B.贵族群体的内部分化
C.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D.礼制政治效用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并为后世沿用,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前身为秦国的县郡制B.地方县制从秦朝开始实行
C.西汉继承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但又有所损益变化D.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703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引自《韩非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
2021-06-15更新 | 387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艺考生下学期中国古代史部分综合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