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4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2022-04-17更新 | 598次组卷 | 9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荀子·儒效篇》记载一制度时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关于这一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C.它分配土地、人口和军队D.它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学者发现古代史书中没有秦朝将“太尉”之职授予某人的记载,他得出结论说:“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B.秦为加强皇权设置太尉一职
C.秦设太尉一职属于后人杜撰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2021-09-03更新 | 49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一)历史卷
8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在汤灭夏及奠定政制中发挥中很大作用。汤死后,伊尹辅佐其孙太甲。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故伊尹将其放逐,令其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将其迎回执政。这说明(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一家之言,不足信B.商代相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C.殷商政制已蕴涵限制王权的理念D.商代政治制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2021-01-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加强皇权D.削弱王国势力
2020-11-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