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纵观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无外乎“封建”或“ 郡县”两大基本框架。而汉高祖刘邦则对二者都抱有特殊的感情而难以取舍,其结果是
A.成功解决了血缘与政治的关系B.未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C.在制度创新方面遭到彻底失败D.维护了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2021-08-2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时期,为违法者所设的真正的监狱反倒很少,县衙里的小型牢房已足够关押犯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考促成尚文风气B.朱熹理学影响深刻
C.轻徭薄赋矛盾缓和D.地方强权管理到位
3 . 史载,汉武帝临死时,太子已先死,他要把帝位传给小儿子昭帝,却先把昭帝的母亲处死。这主要说明
A.晚年汉武帝已无力控制政局B.外戚专权已成必然
C.汉武帝维持皇权专制D.汉武帝十分残暴
2021-08-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周纪年秦纪年魏纪年韩纪年赵纪年楚纪年燕纪年齐纪年
403姬午二
十三年
(威烈王)
赢悼子
十二年
(简公)
魏斯二
十二年
(文侯)
韩虔六年
(景侯)
赵籍
(烈侯)
当五年
(声王)
三十一年
(泯公)
姜贷二年
(康公)
324(改为
元年)
256(周亡)
246嬴政
(秦始皇)
230(韩亡)
228(赵亡)犹代
(哀王)
225(魏亡)
222(楚亡)(燕亡)
221秦统一
中国
(齐亡)

——摘编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上


从如表中提取一个有关统一中国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5 . 按照周制,周王把土地赐始贵族,贵族可以世袭占有使用。周厉王“专利作威”,将部分贵族对山林川泽的开发权收回,由此引起贵族强烈反对。这反映出当时西周
A.井田制已名存实亡B.礼乐秩序得到维护
C.私有观念受到冲击D.统治基础有所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论者指出,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机关成熟的标志,在于它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难题——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该论者的理由不包括
A.流程式分工,实现权力平衡B.职能式分工,提高行政效率
C.相权三分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D.皇权相权相互制约,达到相对的平衡
7 . 有学者指出:“历代中央政府都力图维持两级制的地方政府……当历史环境变化面不得不建立三级地方政府时,也要尽量使高一级地方政府处于虚化状态。元明清三代,因疆域广袤,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据此可知,“虚化状态"的目的是
A.便于专制独裁B.强化对地方的管控C.便于人才选拔D.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2021-08-11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80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9 . 春秋鲁文公十八年,公子遂杀死太子恶及其母弟公子视,而立庶子馁,即鲁宣公,遭到文公夫人的哭诉:“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并由此引来“市人皆哭”的同情之声。这表明当时
A.鲁国统治名存实亡B.分封制度土崩瓦解
C.社会风气崇尚正义D.宗法制度影响深刻
10 . 周初,天子封唐叔于晋。《左传》记载:“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这最能说明
A.诸侯国争夺霸权的隐患B.分封制面临瓦解的趋势
C.晋扩大周朝统治的范围D.周朝必亡于戎狄的命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