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太宗时常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上述调整使得
A.中书省地位最高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相权被剥夺殆尽D.皇帝权力得到加强
2020-05-13更新 | 27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鸡东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召开御前会议,专门讨论帝国应该采用怎样的地方行政体制。最终秦始皇采纳廷尉李斯建议,实行(  )
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郡国并行
5 . 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高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他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其中,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焚书坑儒D.统一度量衡
2019-10-14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引用了如下公式:

君主专制=天下独占+地位独尊+势位独一+权力独操+决事独断+兵、刑大权的强化,这一公式表明,君主专制制度就是君主权力的强化。

——据刘泽华《洞察中国古代历史的王权主义本质》整理

试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君主专制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朝廷中“事关大利害”的政事,须廷臣集议,称为“廷议”。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或者遵从多数人的意见。《西汉要会》40-41两卷载廷议共62件次,其中只有4次被君主明显否定或推翻。据此可知,廷议制度(     
A.提高了工作效率B.制约了君权专制C.体现出分权制衡D.有利于合理决策
8 . 夏启决定讨伐有扈氏之前,召集了“六卿”会议;商王盘庚决定迁都时,曾分别召集大臣会议和民众会议,对他们“敷心腹肾肠”,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些反映了夏商时期(  )
A.出现民主决策方式B.王权受到一定制约
C.“家天下”格局形成D.地方诸侯实力强大
10 .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2018-12-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