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朝军功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军功的强调与奖赏,也在于其作为区分华夏与非华夏族群政治层级衡量“一般等价物”的标示。实际上,这就涉及了秦在非华夏地区的政治统治。从历史深远影响的角度看,秦朝的这种做法体现出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倾向
B.中央集权制度对民族融合的推动
C.贵族等级特权被政府废除
D.军功爵提高了秦国士兵的战斗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2019-05-28更新 | 41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一)历史试题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嬴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
C.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D.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2019-05-04更新 | 31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冲刺(三)历史试题
4 .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2019-01-30更新 | 2274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9-01-30更新 | 3589次组卷 | 106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19-01-30更新 | 1632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019-01-30更新 | 2592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
B.宦官专政
C.中央集权
D.君主专制
2019-01-04更新 | 442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9 . 为了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历朝历代都极重视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下列数字所代表的行政区划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完全吻合的是
时期秦汉汉晋魏
高层政区/行中书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路、④、州府、直隶州府(州)
县级政区
A.①州②道③府④路
B.①郡②道③路④府
C.①路②府③道④厅
D.①郡②路③道④府

10 . 在古代中国,有些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这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在于王畿和东部地区在体制上的不同。譬如,不管东方的诸侯在传世文献中怎样称呼,在考古发掘所得的青铜器铭文中他们均自称为“侯”……相反地,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宗族之长从未有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秦王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角度分别指出上述两类称呼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