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成祖时,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明仁宗以后,这一职责转变为制度化的“票拟”,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内阁已开始给人以“俨然汉、唐宰辅”的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内阁对皇权形成制约B.内阁掌握了行政决策权
C.内阁的地位显著提高D.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
2 . 下表反映了秦至南宋浙江地方行政区划情况。据表可知
时期秦代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南宋
浙江区划1郡16县1郡23县2郡25县4郡33县6郡46县2府5州59县
A.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西汉时期
B.宋代浙江基层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
C.秦代至南宋浙江经济逐渐得到开发
D.浙江历代地方管理机构为两级体制
3 .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体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中央集权得以确立
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
C.宗法制度开始形成
D.“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得以强化
4 . 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的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B.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
C.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
2020-03-31更新 | 9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19-10-12更新 | 8560次组卷 | 13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定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诸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7 . 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
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8 . 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
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
C.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
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
2019-09-22更新 | 672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初与匈奴交兵,屡战失利,即使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抵抗,仍以失败告终。汉武帝时反击匈奴,汉将卫青等人屡败匈奴,收复领土、巩固边防。从汉朝角度分析交战败胜变化的原因有
A.实行郡国并行,加强地方实力B.废除抑商政策,增强经济力量
C.独尊法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D.健全养马制度,发展骑兵兵团
10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14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