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书·百官志》记载:郡守,秦官。秦灭诸侯,随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汉景帝中二年,更名守曰太守,尉为都尉……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晋成帝成康七年,又省诸郡丞……宋太祖元嘉四年,复置。据此可知
A.郡的设置最早出现于秦朝B.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和封国并行
C.中央集权制度在不断加强D.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具有延续性
2021-06-08更新 | 12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人藏礼于器,对青铜礼器的使用在数量、形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周人列鼎通常为单数,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guǐ)配合使用;而在山东半岛及黄淮、江淮流域的东方族群则盛行“偶数用鼎”。这一现象反映出
A.贵族集团内部等级森严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分封制下地方独立自治D.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3 . 据记载,朝鲜三国时期积极模仿唐朝律令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按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形成以天皇为中心、以中央集权为形式、以唐律为法制基础的律令制国家。由此可知
A.《唐律》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中国文化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D.周边国家深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表1是文献中关于周公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周公
文献记载内容
《左传》先君周公制周礼
《礼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 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A.通过非法夺权方式建立统治B.注重强化贵族等级秩序
C.实现了与周边各族和谐相处D.开创了大一统政治局面
2021-05-15更新 | 43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罗马在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过程中,军队到达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罗马帝国建立以前,罗马的道路绝大部分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它保证了罗马军团的行军、命令的迅速传达以及粮草供应。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其境内的道路网可以到达统治的所有地区。罗马从共和国末年到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没有道路系统的保障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运输方便,道路一般采用直线铺设,道路的宽窄有严格规定,道路坚固耐用。每条道路上的设施完善,罗马统治者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一一驿站,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里程碑,碑文记载着道路名称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摘编自王允《浅析罗马道路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秦王朝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直道”,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400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秦朝驰道修筑得非常坚固,路平道宽,沿路驿站、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秦朝实现了车同轨,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就意味着车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统一标准,更换迅速方便,它适应了秦朝全国土木工程和战争等方面长途运输的需要。

——摘编自《秦朝驿站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修建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历史上修筑国家道路所应具备的条件。
6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
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
7 . 《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有所表现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
C.专制王权受到限制D.民意起到决定作用
2021-03-21更新 | 991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难点17 常见选择题命题情境解读与技巧分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语书》是出土于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是南郡太守腾在秦始皇二十年对县、道官员发布的告示。其中有大量关于整顿和统一社会风俗的记载,如“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又如“贵贱分别,男女礼顺”;“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等。此告示的发布
A.践行了“兼爱”“非攻”理念B.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C.摒弃了法家治国思想D.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9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2021-05-14更新 | 1101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