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3·青海西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
C.构建政治认同D.推进家国同构
2024-02-28更新 | 173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3-04-27更新 | 146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湖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1-22高一下·湖南岳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4 .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西汉武帝朝三公被杀者有10例,但并非都是罪有应得。丞相赵周因酎金案负有失察责任而被下狱致死。而御史大夫张汤的自杀,则完全是出于诬陷。上述现象(     
A.说明法家思想影响犹在B.反映国家治理面临诸多困境
C.折射出监察制度的异化D.是中枢权力机构调整的结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69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笫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B.禅让制度遭到破坏
C.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D.黄帝族高度集权
7 . 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
2020-01-09更新 | 7530次组卷 | 8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甲骨文中“宰”,字从宀(mián),从辛,意为家庭内从事执役的奴隶罪人,负责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杂役。西周时期“宰”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百官之长,例如周公曾任大宰。这一变化反映
A.贵族血缘政治的确立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
C.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D.礼乐分封体制的崩溃
9 . 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2017-09-14更新 | 376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