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罗马早期的继承法要求继承人要同时继承被继承人财产上的一切权利和义务,既包括继承人的遗产,也包括他的全部债务。改革后的罗马法明确继承人继承的债务权以被继承,人的遗产为限,当债权不足以抵消债务时,继承人没有义务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由“父债子还”到“有限继承”,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公民由家庭关系走向契约关系B.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趋势
C.一定程度上限制罗马贵族特权D.商品经济是罗马社会的基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公元4世纪始,原来被视为例外的“官决法律”不断取代“民决法律”,成为罗马法律的主导形式。“在最后时期,就像立法的权力似乎因现实趋势而向少数人过渡一样,逐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公共事务只由一人执管”。这体现了古罗马
A.法律具有灵活务实性B.法律来源的集中化趋势
C.奉行君权至上的精神D.法律是皇帝敕令的汇编
3 . 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速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遗……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
材料四: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蝎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 公元前5世纪末以前,雅典政治家的影响力主要依赖于“亲属”或“朋友”,从伯利克里时代开始,则主要依赖于他们在公民大会上的说服力。这一变化说明,雅典
A.公民大会开始拥有决策权B.政治家希望展现施政才能
C.民主政治程度得到了提高D.血缘部落被村社组织取代
2021-01-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共和国早期,法律诉讼要求在诉讼过程中必须使用规定的固定套语,并且当法律中对某项诉权并无规定,即使当事人的请求合理,法官也无权受理。到了后期,程式诉讼替代法律诉讼,它更加强调争讼程序和事实审理。以上变化说明罗马法
A.追求司法的实效性B.注重外在形式
C.体系已经逐步形成D.保护平民利益
2021-05-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证人面前所作的口头协议,在罗马最初比书面协议更受尊重,但到公元200年后,从前订契约所必备的证人或庄重仪式已无必要,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变化
A.说明法律形式重于内容B.受到自然法理念的影响
C.杜绝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D.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性
7 . 史载,罗马最初的监察官都是从贵族中选任的。从公元前351年起,监察官允许平民担任;公元前339年,罗马法律又规定两个监察官之一应为非贵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公民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不断取得胜利D.国家法律体系的日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403年之后公民大会不再拥有立法权,立法权归全体陪审员抽签选出的立法会议,立法会议是否召开由公民大会决定。这种变化
A.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扩大贵族对立法权力的影响
C.导致立法会议职代公民大会D.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9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2020-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南省浏阳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两幅图是关于古代雅典某次政治改革前后的变化。这一变化
A.有利于打破贵族的政治特权B.保障了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
C.表明城邦产生高素质领导者D.较好地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2020-03-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19届高三押题信息卷2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